中大校園風風火火,繼「保樹立人」運動後,中大校方極速籌辦新書院一事,再一次令老中青幾代校友按奈不住,於星期二舉行記者招待會,痛陳校方各種黑箱專權的行事作風。
兩位七十年代的校友,周鍚輝和關彩華,兩位現學生組織的同學(抱歉筆者實太不專業,連名字都忘記抄底,反正一個是中大幹事會一個是四書院今年唯一有莊的聯合學生會)。假旺角教協的會址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闡明了校友與同學對校方籌辦新書院的立場:反對假諮詢。
話說中大於今年二月一日正式公佈名為《策略計劃》的未來十年發展藍圖。當中有因應2012年香港學制三改四而作出的回應,即籌辦一至多間新書院。其實,早於一月中方已成立了一個《新書院研究小組」,安排了好幾位高層到英美的六所大學作旋風式取經。取經結果是於二月十六日發表了《考察報告》,並同時開始歷時一個半月的諮詢。諮詢後於四月二十日公佈「最後報告」,並於同月二十五日獲中大校董會接納。
中大校友,你沒聽錯,這是十年發展藍圖內的新書院籌辦;你也沒聽錯,諮詢期只是那秒秒千金的一個半月;你更沒聽錯,最後報告也發表了,在四月二十五日。迅雷不及掩耳。只是你極有可能在今時今日,讀了這幾段報導後才知道。
事實上,翻查校方的「新書院研究小姐」的最後報告,校方是舉行了十八場諮詢會,共有約五千人次出席。然而不計那幾動輒幾百到上千人的書院週會(即每個學期上不足會在transcript列明的活動)外,所謂的諮詢便是各書院的「學友聚會」(紀錄指出席人數由六至八人不等),和各書院的院委聚會,校方主動舉行的論壇,出席人數最多四十五。而諮詢期內,不計四書院院長大好友式的,和學生會大反(對)派的意見書,便只有那冷冷清清的十四份。
最尷尬的例子還數新亞校董會副主席梁英偉校友。會上代表指,梁副主席也是在三月五日,即諮詢期已過了超過三份一的時候,才在一次校友活動中得悉校方正就籌新書院進行諮詢!
這次亂七八糟的諮詢,除了看到校方對於聽取各方意見的半推半就半心半意外,令人氣餒的事陸續有來。第一,資訊混亂。究竟現今的中大校園內,有甚麼地方可以建300至600人的全宿同膳的小書院,和1200人的中型書院?究竟最後報告發表後,校方的工作計劃/時間表是怎樣?建書院的財政預算是怎樣?籌回來還是在現有的預算中拉上補下?甚麼人甚麼系甚麼事有可能受影響,有沒有諮詢其意見?書院的組織將會是怎樣?院長將如何挑?書院精神怎定?院訓的決定機制又是怎樣?校方按甚麼理據估計2012年後中大將多收3000學生?對不起,全部都沒有答案。校方又要極速上馬,又甚麼都未預備,這叫吹脹。
第二,諮詢但沒初步的方案供討論,內部卻把問題都決定了。諮詢的意義,在於邀請意見的一方,把草擬出來的方案發表出來,讓大家討論評斷。然而就如上段所述,校方對新書院將會是甚麼,根基本上是毫無頭緒的。另一方面,校方的「諮詢」,也卻也不見得有徵求方案的意見。這便將校友學生教職員放到一相當尷尬的位置:應該期望校方多公佈其設想,然後對之作評價,還是積極提出一個屬於學生和校反的方案?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即使建新書院的其中一個理據是現在四書院的規模已消化不下中大一年聞說會增加的三千學生,但按上文梁校友的說法,校長劉遵義卻可拍心口每年從新增的三千人多配七八百予新亞,另加六千萬建新宿舍。(詳見這裡)
本人雖也是新亞舊生,對新亞不算太淡泊,但這種爭先恐後豬肉誓要分幾兩的心態,加上校方的欣然和應,叫人如何相信校方的諮詢是有誠意的?
還說甚麼要變成國際一流大學,中大這樣水平的所謂「諮詢」,在死寂中熄滅猶自可,被那怕一向屬溫柔敦厚的校友揭發其虛偽封閉的性質,對校譽構成損失,斷不是坐在冷氣房好大喜功卻希望暗渡陳倉的校方高層所有負擔得來的。揚了出去,對中大的發展有甚麼影響大概很多人會關心,成為千古笑話,延續中大諮詢每每黑箱的傳統,卻是相當肯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