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轉貼]李家翹:深層反思添馬艦

按:聞說柏林和莫斯科在希特拉和史大林掌權時,也希望把整個政府中心當是超大型紀念碑,榮耀自己的功業。親愛的曾特首,花幾十億建一個政府總部容易,要live up to its scale of prestige難呀。日後督眼督鼻,成為這片後殖民土地堂皇的創傷符號,也就恨錯難返了。

我們都慶幸香港走出了「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年代。但在添馬艦的問題上,步伐就走得太快了。在曾特首的「強政勵治」下,經過短暫的討價還價,「親、疏」的政黨都被降服,撥款方案快將過關,工程隨即上馬。這是難得的高效率。但這個高效率,對於香港,代價是太大了。過程中我們沒有深思的機會,民間沒有發言權。難道「強政勵治」要犧牲的,就是深層的反思?

添馬艦的空間一直是霸權的,最初是軍營禁地。海軍船塢年代每年海軍日開放予公眾參觀,算是這片禁衛森嚴的軍營一年裏最輕鬆的時刻。後來海軍船塢遷至昂船洲,船塢被填平,軍營範圍縮減到威爾斯親王大廈(今駐港解放軍總部大樓)。回歸後經濟低迷延緩了土地的商業化,董建華也最終放棄他最初提出的政府總部構想。暫時廢置的添馬艦反而更讓民間親近、並刻記了一些本土香港的記憶:萬人盆菜宴、露天看周星馳電影、香港人的工展會……。政府總部重新上馬,標誌着「人民的」添馬艦重回到政權手中。政府所「侵佔」的空間,總難免是霸道的。

親和力蕩然無存

借龍應台教授的說法,只有最「不知謙抑、不知收斂」的政府,才喜歡建造壯麗宏偉的政府大樓。港英政府興建的舊政府總部,不能算是美觀,但它的低調總給人一種無以名之的親和力。

要強調的是,舊政府總部在港英時代就從不叫政府總部,至今還保留的英文名稱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s,中文譯名就只是謙遜的「中區政府合署」。倫敦、巴黎、紐約等真正的國際大都會的市政府大樓都建得低調,只有權力欲過度膨脹的政府,才要建造呈君臨之勢的「總部」,讓人膜拜。近年內地的縣市政府,爭相建造大白象式的政府大樓,其富麗堂皇,與當地民間生活的貧缺,及政府本身的行政能力,形成不小的反差。香港國際性的一面,長久以來體現於其政府的克制、理性,而非浮誇自大。香港有必要追逐大陸這俗流嗎?

十六世紀意大利政治權術家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 在其《君王論》中告誡統治者,要確保其政權的穩固,就必要把境內代表其政權的城堡拆去,不然,該些城堡就只會成為憤怒的被統治者衝擊的對象。政權終會因耀武揚威的城堡而崩潰。

馬基維利認為,城堡對於政權的維持,毫無助益,反而有害。政府總部大樓是現代的城堡,港英政府把其「總部」建得低調,除了是戰後物資財力短缺的局限外,其背後的策略盤算是不能忽略的一個假設。

自製「麻煩」空間

政府大樓前都建有宏偉的市政廣場,作為城市、以至全國的「精神中心」所在,是政權用心營建的。這些政府大樓和廣場,固然是政權的標誌,但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裏,它卻往往成為了反政權的陣地,是當權者為之「頭疼」的空間。世界上這類空間多不勝數,巴黎的協和廣場、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莫斯科紅場、墨西哥城憲政廣場、近來常在電視畫面中出現的台北凱達格蘭大道等……無不是「麻煩」的空間,示威抗議暴動,無日無之。而我們最熟悉的,當然是北京天安門廣場。

添馬艦的具體規劃還未出台,但肯定的是當中會有一個市政廣場。從謀略的角度為政府想,香港需要一個這樣的「麻煩」廣場嗎?長毛等職業抗爭者當然會歡迎這樣的規劃,因為香港正缺乏一個這樣的廣場空間:皇后像廣場不便於舉行集會、遮打花園四面有圍牆容易為軍警控制、金紫荊廣場太偏遠,唯一能容納大量示威者的維多利亞公園,離城市的中心地帶有兩小時的腳程……。添馬艦前的政府總部廣場,正好能補香港的「不足」。「亞洲的國際城市」就要有一個體面的大廣場嗎?為何不能在香港的中心地帶留一片「白」?

誰為香港精神定義?

建不建添馬艦政府總部,考慮的決不應只是建築造價,也不是樓面面積地積比率,更非是用預製模件與否、能否創造本地就業機會的問題。建政府總部,營造一個香港的「精神中心」,是一個很文化的問題,而非只是技術層面的探討。

何謂香港的「精神」?香港的本土精神,還是中國的香港大論述下的香港精神?香港精神本就是多元的,誰有權給香港精神下一個霸權的論述?我認為權不能由政府掌握。

添馬艦政府總部,不建為好。要建,有幾點要深入想想:

一、政府總部設計的背後理念是什麽?重要的建築都有要表達的理念,德國還都柏林前對舊國會大樓作改建,大樓的圓拱頂換裝成透明的玻璃幕牆,以示議會的開放性;北京人民大會堂要能容納萬人會議,以表達人民的參與。我們的政府總部呢?

二、政府總部大樓的建築式樣會是怎樣?總不應是普通的方塊大廈吧!中央圖書館的劣等折衷主義式樣也顯然不適合。

三、香港精神,要如何勾畫?四、現有政府山,要怎樣保護?它是香港百多年歷史的重要見證啊!

李家翹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系客席講師

信報財經新聞 200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