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趙老師:回應教統局及部份社會人仕對教師不合理的期望

    翻看教育藍圖,其中提及偉大的理想:「學生為本…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照顧個別需要…發展多元智能…拔尖保底…」任何人看了也會同意這些發展方向。(請各界注意:教師並沒有全盤否定教改)。然而,在落實政策時,教統局可有提供配合的條件,以利教師推動改革?現試以小學經驗說明教統局對配套條件的思考不足。

    改革原則之一是以「學生為本」,給予學生更大的空間和彈性去組織和掌握自己的學習。教統局重點提倡專題研習,但政策推行者可有考慮以下因素:
(一)當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尚未穩固,他們不可能越級發展批判性思考。
(二)每班師生比例約1:30,老師不可能照顧堂上每組的討論,部份小組討論偏離核心問題或流於閒談。
(三)教學時間沒有增加,但探索式的教學法比傳統式的教學法需要投放更多時間,否則學習會流於空洞,知識根基亦不會堅實。
(四)空間沒有擴大,三十多人分成八組,困在一個班房進行小組討論,其混雜情況可想而知。
(五)家長支援未能增加,弱勢家庭限於知識與經濟的貧乏,難以幫助子女學習。
羅太批評部份專題研習只是「剪剪貼貼」,失其神髓,但她可有反省過教統局提供過什麼援助給教師、學生和家長?援助是指到位的援助,請勿把一切援助都透過老師推行,否則便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單單教學模式的轉變是不能提高教學果效的,把所有責任都推向老師,太不公平吧?

    教改原則之二是「永不放棄」,以往教師本著良心教學,盡力教好每個學生。現今,在眾多改革項目中,果效互相抵銷,其中以外在的質素保證機制破壞性最大。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本可大刀闊斧刪減課程,奈何全港系統性評估所設的基本能力指標已扼殺了校本課程的自主空間。不是教師不想保底拔尖,但自從「自評」「外評」的一連串會議和文書工作,已剝奪了老師個別照顧學生的時間,現今情況是「一個都不能少」的逆向發展。將來一個個失敗的學習者出現時,誰來負責?學生?教師?家長?還是教統局高官?聽到一月二十二日萬人高聲呼喊「還我教學空間!」,羅太還可以平常心面對之(即無動於衷),可否謙虛一點,從新檢視教育政策,找出理想與現實落差的原因何在?

    教改文件提及「單靠善用現有投放於教育的資源,並不足以滿足教育改革所需,我們有需要認真考慮,整體社會可循甚麼途徑及方式提供資源,使教育改革得以落實。」「政府、教育界和社會各界、學習者本身,都有責任為終身學習作出貢獻。」李局長和羅太,你們只把教改責任放在教師身上,是否有違當初動員全社會推行教改的構想?(由於局長只能動員教師,難怪有以下荒謬的言論:「多咁多錢【經費增加了三分二】,【教師】係唔係跟番以前咁多工作量?梗係唔係,工作量最少增加三分二。」 )當出現壓力問題時,別只叫老師吃「肥雞餐」或「離開廚房」,不是老師抱殘守缺或不適應改變,而是教育高官推行政策時,沒有考慮配套的措施,以致做「死」老師,仍不能提高教學的質素。

    更可悲的是,教師被教育高官描繪成無能及失職之徒,造成社會人仕對教師的誤解,並寄予不合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