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月翔(香港地球之友助理環境事務經理)
由學生發起的佔領行動已1個月了,政治的訴求卻意外帶出公共空間的討論。作為一個環保團體,純由交通政策層面看來,有悲也有喜。
喜者,香港的交通及道路規劃,原來有很多的可能性,眾多市民在無計劃之下,透過佔領運動親身體會,有助成為政府日後制定政策的重大參考。
悲者,政府對塞車問題前所未有地重視,但可惜運輸政策僵化,遇上突發事件,缺乏應變機制,除了日日開記招宣布數據,卻無緩解良方,變相讓市民及佔領者「攬炒」,任由民怨發酵。
疏導交通 政府豈能置身事外
佔領期間,幾條主要的幹道,包括彌敦道和亞皆老街交界、銅鑼灣崇光百貨對出的軒尼詩道和金鐘夏慤道一帶變相成為行人專用區。當區的居民和上班人士即時感受到空氣質素的提升。但及後假期結束,問題就出現了。長長的車龍湧現,不但增加交通時間,同時排放大量廢氣,導致空氣質素惡化。除了清理堵塞的道路外,政府真的無計可施嗎?
不妨作一個粗略的分析,運輸署宣稱,佔領頭幾天,再加上假期關係,過海車輛減少約3萬架。之後復課復工,車輛需求回復原狀,上下班時間,私家車、巴士和校巴一齊出動,但路面的空間卻未「收復」,在求過於供的情況下,導致擠塞。這個責任,堵路者有份,但政府亦不能完全置身事外。因為完全可透過需求管理,調節道路的使用需求。
公共交通優先 減少擾民程度
例如臨時的汽車分流措施,尤其是針對上下班的繁忙時間,延長巴士專綫的時間,過海隧道亦可暫時調整私家車收費減少車流。調整巴士路綫,在特定的時段限制私家車進入繁忙區域,以騰出更多空間給予巴士行駛,確保公共交通優先。一來可鼓勵私家車車主轉用公交,二來將擾民程度減少最低。整體車輛數目減少,自然減少擠塞。何以運輸部門從沒有此考慮,只是每天更新塞車數據,於事無補。
轉乘夠靈活 免卻迫地鐵之苦
至於泊車轉乘,佔領區域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示範。由灣仔步行至中環,原來只需短短15分鐘,不但免卻「迫地鐵」之苦,更可減少碰上地鐵故障的風險。九龍的車主可將車停泊尖沙咀,轉乘地鐵過海。步行至中環至灣仔,甚或設立單車停泊點,以單車代步,更有助推廣單車文化。這並非天馬行空的想法,一班跑手已捉緊時機,在佔領區內舉辦了3次馬拉松,一比之後,既不用好像北京國際馬拉松選手是戴口罩來阻擋污染,更可享受沿途民眾的打氣加油,氣氛及環境更勝渣打馬拉松。
遺憾的是,環境局官員卻未有利用這個時機展現這一切的運用可能,大好機會卻仍然留戀電動車,而不採用零碳的步行或單車,由地鐵站到政府總部上班。既有助提升形象,亦切合政策推廣。相比起早前跟風玩冰桶遊戲,觸覺未免遲緩些。
原刊於《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