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貧窮.社會.教育--貧窮營中,反思貧窮(一)

--fred

  早幾天進了『貧窮營』幫忙當組長,組仔組女們都是中學的學生,由中二到中六不等。三天兩夜的時間內,和組仔組女們認識貧窮、探討貧窮、思考貧窮,自己也有所得著。

  三日兩夜主要包括了五個節目:張超雄談貧窮、從廣告看消費主義、落區考察、模擬社會(soci-game)、勞協介紹社區經濟。其實和中學生談貧窮,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何謂貧窮?

第一天...

  營內其中一個熱身運動,就是要同學分組創作一個能代表『貧窮』的處境,其實就是想具體化同學對貧窮的定義。其中一組創作的故事是一個家庭,父親因意外逝世,剩下孤兒寡婦,貧得連開飯也成問題;另一個故事是一家幾口住在木屋,女兒病了沒錢看醫生,最終連蝸居的木屋也被火災吞噬;又有一組的故事是父親沒有工作,要撿奢侈富人丟下的食物和運動鞋。張超雄看了表演,對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些沒飯開、沒屋住、沒錢看醫生的『貧窮』,是你們的經歷,還是其實只存在於你們的想像之中?

  誠然,如果將『貧窮』只想像成為『可憐天下父母心』式的『絕對貧窮』的話,今日的香港可能真的沒有多少『窮人』,但這樣的理解明顯與我們所認知的有出入。要理解貧窮問題,首先必須搞清楚貧窮的定義──張超雄指出,香港的堅尼系數位列世界首五名之內,貧富懸殊嚴重,要多貧才算貧呢?就如早前的一項調查指出,香港約有一百二十萬人有資格拿取綜援,這些人可以被定義為貧窮嗎?

  同學對於張超雄的反應頗為熱烈。有同學問張超雄,作為一個未經歷過貧窮生活的議員,如何幫助貧窮的人?張超雄回應說他一直努力去了解窮人,並不是要『幫窮人』;而是為實現自己理想中的公義社會而努力,為的是整個社會。對於許多同學來說,這不啻是個新鮮的答案。

  張超雄談完貧窮之後,由另一位嘉賓──非正規教育研究中心的Verdy與同學一起拆解廣告與消費之間的關係。Verdy預備了好幾個日常在電視上都會看到的廣告,重點卻是看看到底這些廣告到底隱藏了些甚麼訊息:用明星銷售的去頭皮洗頭水到底用甚麼方法去做測試?『耐用』的電池是如何破壞生產地的環境?跨國運動品牌剝削了多少第三世界國家的工人和童工?在廣告內,我們永遠難以得到這些資訊,甚至有時連貨品本身的資訊也模糊不清。許多時候廣告只不過是在銷售品牌,刺激我們的消費意慾,用不合理的價格去消費,結果卻可能是對工人、環境、動物的詛咒。

(待續)

貧窮.社會.教育--貧窮營中,反思貧窮(二)

『貧窮營2005』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