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獨立媒體》, 還沒開始談到南亞海嘯。於是, 我開始猜想, 如果在《獨立媒體》看到一篇關於南亞海嘯的文章, 其內容大概會是什麼。
看罷之前的各個篇章, 差不多每一篇的討論, 都是在罵某一個的對象。可以是政府、可以是地產商、可以是跨國企業。這似乎是任何一場抗爭的必然: 豎起一個稻草人, 把憤怒都投在它的身上, 意圖在發洩的過程中把問題說清楚。我不是說這些對象不值得我們去反抗, 他們大多都值得。我想指出的是, 在一場抗爭當中, 我們似乎無可避免地要營造一個「奸」的角色, 來映射出我們的「正義」。
然後是南亞海嘯, 十國受災, 死亡者數以萬計, 受災者數以百萬計。這場天災中, 我們找不到那個奸角。這場天災中, 我們最明確看到的, 是生命的脆弱。南亞海嘯跳出了我們所習慣的「找個對象來責怪」的模範。於是乎, 我們都忽然不懂得回應。
當然, 如果我們真的要找個對象來責怪, 我們這個鐵槌還是會找到那顆釘子的。遠的我們可以罵富國的經濟殖民如何創造了南亞數以千萬計住於沿海的貧民, 近的我們可以罵西方媒體如何把南亞各國政府塑造成不懂應急的落後荒蠻。這些, 我日後都會另文詳談。但是我懷疑, 如果我們單是罵這些, 我們可能把一個更重要的課題錯過。
這是一場天災。也許它當中夾雜了各式各樣的人文背景, 但說到底, 這是一場天災。我們可以選擇去用這個機會去建立敵我矛盾, 但我們也可以同時創造一個共同思考。我們都活在同一個地球, 我們都相連著。
相對於「大西洋各國」與「太平洋各國」這兩個我們都熟識的名詞, 「印度洋各國」這概念在字典中差不多是無法找到的。然而一場天災, 把印度洋十國的命運連繫起來。從這兒出發, 我們知道, 六十億的我們從來不是獨立地存在 - 我們只可能互相連結地存在。
在為這場天災附上任何階級意義之前, 我希望各位可以從作為一個地球人出發, 為受這場天災波及的生靈靜默。然後, 我們或者該暫時放下我們的理論武器, 虛心認識這個多數人都很陌生的地區, 不要對他們的困難隨便作出判斷。香港有不少來自南亞的移民, 在這場天災中, 他們都有各自的家鄉心事。我們要和來自這些地方的人交談, 聆聽他們的聲音, 感應他們的過去與未來。
最後, 當我們都真誠願意穿上受災者的鞋子後, 才再來拾起我們的批判目光, 為受著壓迫的老百姓說話。
作者: 汽車碼頭
********
圖片說明及其他
在網上找適合這篇文的圖片, 找了很久找不到, 想到幾年前參加反世貿的遊行裡一張 make love not war 的相片, 覺得很合用.
不過我覺得汽車碼頭兄也許對in-media的運作不大了解, 現在維持網站的編輯5,6人, 全都是no paid 工作, 這意味著這堆人除了 in-media 外有一大堆工作. 所以編輯部只會偶爾寫寫東西, 大部份都是外來的. 這個網站的未來, 真的要視乎我們能不能擴大這個圈, 引進更多議題, 要不然, 很難成為一個長遠的計畫(雖然我們期望它能成為一個公共的討論空間).
當然, 我們在選擇外來的文章時會抱著一個"有別於" 但又與主流議題對話的觀點. 所以較少開拓新的alliance building 的議題. 其實有試過, 種族歧視諮詢就嘗試在論述層面與香港的小數族裔連結, 但當我們沒有既有的運動支持, 就只能是虛弱的論述而己. 又如民間記者, 每次在論壇講話, 跟記者聊天, 我都會鼓勵他們寫自己的blog, 但就只能說說. 我們內部常常說要跟記協認真地談, 搞會議, 但人手真的有限...
海嘯, 我也很關注, 朋友之中有很多東西亞的朋友, 我想跟人說印尼亞齊省的情況會最糟, 因為那裡一直被軍事封鎖... 但那是一大堆的整理工作, 而在此時此刻我不知道有誰能聽進去.
還是一句, inmedia 是豬是狗, 真的要看它能凝聚到什麼人在這個空間.
-- 阿藹 於 December 29, 2004 02:14 AM
「找個對象來責怪」的模範?
我覺得你這樣形容這兒的人,實在有點不公允.
如果你要這樣說,也請你清楚指出:誰?怎樣"營造"奸人?無中生有?他/她如何扮"正義"?他/她又如何其實並不正義?他/她又如何沒有了解"被壓迫者"的處境?
批評,當然不是說話或寫文章的唯一形式.
但批評,也是一種投入/投身,並不是找對象發洩.
-- 葉蔭聰 於 December 29, 2004 02:23 AM
抗爭的必然
似乎我的討論挑起了某些神經。
我無意責怪《獨立媒體》的編輯取向, 而我一直很支持《獨立媒體》的理念, 甚至希望它能更進一步, 深入社會的不同階層。自從《獨立媒體》成立以來, 我也多次在自己的專欄中引用這兒的討論, 以表支持。
我在原文提出的, 是在任何的抗爭之中, 我們似乎無可避免地會豎立起正反兩面。我沒有說過這是錯誤的, 沒有說過這是不道德的, 也沒有說過有任人在扮正義, 更沒有說過有人無中生有。請不要對號入坐。
如果原文是有含沙射影的話, 恐怕最「罪大惡極」的會是我自己。我在原文說如果把這場災難自動附上一個階級意義, 就可能錯過了更重要的課題 -- 透過表述這個立場, 我何嘗不又同樣豎立了一個正、一個反? 這自然使我和我對《獨立媒體》的觀察沒有分別; 也就是說, 原告在犯著和被告相同的「罪」 -- 我明顯不是這個意思。我根本沒有說挑起矛盾 (也就是「找個對象來責怪」) 必然是一種錯誤, 我甚至認為這在多數情況下, 在一場抗爭之中, 是一種需要。我說的, 是抗爭的必然。
然而這個必然, 在面對這次南亞海潚時, 需要極為謹慎的處理。否則, 我們開明派便和保守派沒有分別了。如果說領匯、說西九, 我們是有足夠的認識, 我們要把我們的不安套入某一種的模範, 是可以理解的。但面對南亞海潚, 我相當懷疑我們之間對此的認識。就說我自己, 我是諗地理的, 無論從地質結構社會背景以至電腦模型, 我大概也可以說幾句 -- 但我也沒有膽量說我理解南亞。在這個背景下, 如果我們隨便把和南亞海潚相關的評論, 套入我們所習慣的某種批評模範, 把災害當作另一個的攻擊機會, 就似乎是對受災者的不敬。這明顯不是我們開明派希望在公眾豎立的形象。
我沒有反對抗爭, 我支持抗爭, 我只是點出在這一個特殊的情況下, 某些抗爭的必然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考慮。
葉朋友, 在原文被這兒轉貼前的一天, 我已發了私人電郵給你, 一字不減的讓你知道我的看法。你當時沒有回應要求澄清, 卻在這兒對我質詢, 叫我難以理解。從始至終, 我所說的, 僅為一個警剔而已。
我最不想見到的, 是為了《獨立媒體》的名譽, 把這個討論演變成一場立場保衛戰, 把原文提出的思考都蓋過去。我們作為知識份子, 作為開明派, 不是應該有更廣闊的胸襟嗎?
-- 汽車碼頭 於 December 29, 2004 09:12 AM
兩位老編使乜咁大火?
兩位老編使乜咁大火?而且唔使要咁快話人家唔了解獨立媒體的運作,因為運作如何都與評論海嘯事件的討論方式無關。如果有的被批中,都是個別作者的問題,獨立媒體點會係真理的包銷商,登的文章永遠正確,無得批評。以路人一般見識,獨立媒體應是讓人說話的平台,文責作者自負。開罪了甚麼人都不應由編者出來擋箭。
再者,小心不要陷入犬儒主義討論方式的怪圈:一邊有人講正義,另一邊就有人反駁 "咁你又好正義咩?",然後沒完沒了,結果個個最後都只會抱怨別人 不了解你。
其實,我頗認同 "當我們都真誠願意穿上受災者的鞋子後, 才再來拾起我們的批判目光, 為受著壓迫的老百姓說話。" 雖然聽來有點空洞,但又有乜問題呢?
-- 人丁 路 於 December 29, 2004 10:36 AM
對inmedia的不公平預設
汽車碼頭提出評論者應經常警惕自己,知識份子應保持開明、廣闊的胸襟,這些我都非常同意。我並非inmedia的編輯,只是路過的讀者,讀了汽車碼頭的文,卻不能釋懷。也回應一下。
汽車碼頭之所以會寫這篇文章,就原文看來,是基於他/她從過往inmedia刊登的文章,預設了假若有人評論南亞海潚的話,會同樣落入inmedia「一貫」的「營造奸角」、「自封正義」這樣的二元對立批判模式。出於這份擔心,所以提出警惕。但我對於文中引論的重重預設,恕不能接受。
1. 首先,汽車碼頭寫文時,inmedia應還未發表任何關於海嘯的文章。對還未發生的,作出預設並加以批評,實在不大公平。再者,關心海嘯災難,也可以有很多角度。若他日真有人「罵富國的經濟殖民如何創造了南亞數以千萬計住於沿海的貧民」、「罵西方媒體如何把南亞各國政府塑造成不懂應急的落後荒蠻」,若果立論清楚,並非無的放矢,我看不到有什麼問題。假若出現搬弄空洞的學術理論,而實質忽視活生生災民的處景,那當然是為文者個人的胸襟問題。再假設,有作者資料搜集不足,嘩嘩嘩罵錯了,那到時再為文指正、逐點反駁也不遲。但不應如現在這般一概而論,彷彿出現這種角度的評論文章就很有問題似的。
2. 汽車碼頭還有一重預設,就是inmedia的眾作者似乎都是先懷有滿腔無名憤怒,然後再找尋(或曰營造)一個攻擊對象。我的理解,這就是指非理性、盲目的批判。否則,不會有「如果我們真的要找個對象來責怪」之說,不會有「我根本沒有說挑起矛盾 (也就是「找個對象來責怪」) 必然是一種錯誤」之回應。言下之意,本來沒有應責怪的對象、本來不存在矛盾,都是為文者「挑」起的,只不過作者也並不反對去「挑」。
但活在當下的社會,我眼見只有太多的不公義、太多的矛盾被財雄權大者意圖輕輕帶過。監察權力機制是知識份子應做及幾乎唯一能做的了。這份監察的責任,我想不應放在「如果誰認為自己沒罪,就向她扔石頭吧」這個道德平台上等同視之。
我並非每天追看inmedia,文章當然也不是每篇都讀過。或許真有些作者甚少自省其身,終日無的放矢只會罵罵罵,那麼對於這種情況,汽車碼頭應個別逐點指出,讓大家討論。現在這般「一竹篙打一船人」,實在對inmedia的一眾作者有欠公允,特別是那些開關引號裏的「奸」和「正義」。
再次重申,我對汽車碼頭提醒我們大家的警惕和自覺,絕對同意,只是對他/她達致這個論點的過程,不敢苟同。
-- 熊一豆 於 December 29, 2004 12:30 PM
其實我一點也不火大呢
有編輯問我, 為什麼不把汽車的文章放在讀者來函(其實我們有一個內部機制, 一般放在焦點的文章要原創和得到兩位編輯同意才放上, 但因為我們一般深夜運作, 常常會有違規, 但大家有互信基礎, 無所謂), 我覺得汽車的文章是一個reminder, 亦非害意評論, 可讓我們澄清一些問題. 所以我才會解釋編輯運作方式(除了編輯及編輯的直接朋友, 很少人知道它是怎樣運作的). 無論我們願境有多大, 都會被很多客觀的因素限制(contributors太少, 缺乏有建設性地討論公共議題的文化), 當然我們要盡力改變.
至於汽車所說的南亞海嘯, 至今我們還沒有正式的評論, 在焦點裡就引用了alex chow 對無線的批評. 可能汽車是說求霧子的破摩登中國專欄(我是從那裡看到汽車的評論連結的), 他只是我們68個專欄作者(到目前為止已登記的)之一, 而且該文章亦是他的剪報. 所以並不代表in-media, 什至我所說的亦不能代表in-media, 我只是對這裡的人比較認識而已, 所以可以作一些澄清(不是擋箭).
-- 阿藹 於 December 29, 2004 01:50 PM
不是批評, 又何來不公道的批評?
討論至此, 請恕我實在感到莫名奇妙。熊朋友說到我的預設, 讓我倒要再說一說各位朋友回應原文時所持的預設。各位一直在預設我提出的「找個對象來責怪」模範, 是對某些作者的攻擊。基於這點, 各位認為我的批評是不公道的。
問題是, 我那點的原意根本不是一個攻擊, 整篇原文沒有批評過任何一個人。既然批評本身並不存在, 那個不公道的批評也就無從說起。
各位似乎都假定了「找個對象來責怪」、「營造奸角」、「自封正義」等全都是負面的描述。也許你們覺得這些是很負面的描述, 我卻完全不是這樣看。誠然, 我認為《獨立媒體》中有不少議論, 當中的對錯二元不是十分嚴謹。這是我的觀察, 我也在原文說出了。但這不等於我批評了他們, 只是各位在預設我要批評他們而已。對我來說, 這是一個抗爭的必需。
我不想貶低在《獨立媒體》創作的友好。抗爭的必然並不限於《獨立媒體》 -- 工會罷工會責怪老板, 雖然背後有更複雜的經濟環境; 農民受壓會抗議鄉政府, 雖然背後有更複雜的社會關係。但當我們組織群眾時, 會用老板和鄉政府來把背後的道理形象化。「找個對象來責怪」不等於是無中生有, 不等於本來沒有應責怪的對象, 而是一個抗爭的手段。這些都是抗爭的必然, 沒有什麼不道德的, 我從來就沒有反對。對於大眾, 我們往往就是要依靠這個「發洩的過程」來「把問題說清楚」, 讓大眾透過這個中介去認識背後的關係 -- 我相信這是每一個社會運動者都分享的體驗。
同樣道理, 我提出《獨立媒體》中有不少議論, 當中的對錯二元不是十分嚴謹, 這從來都不是一個批評。我不認為它們是非理性、盲目的批判, 作出這個暗示的似乎其實是各位。正如前文所說, 這種事情, 我自己都會做, 甚至樂意做。那篇「罵西方媒體如何把南亞各國政府塑造成不懂應急的落後荒蠻」的文章, 我自己也在寫。
既然如此, 為何我又要提出我的警惕呢? 這兒我想熊朋友理解一下時序。我是先在我自己的專欄寫了原文, 當是一種觀察, 絕對不是一個批評。半天後, 《獨立媒體》的其中一個專欄確實出現了對海潚報道不太公平的意見, 我便把原文的連結放在該處的討論中。再過半天後, 《獨立媒體》的編輯在我沒有主動要求的情況下, 把原文放了在《獨立媒體》的首頁。所以, 雖然文章看起來是對「還未發生的, 作出預設並加以批評」, 實際上卻是對現狀的一點見解, 結果似乎應驗了, 然後被引用。
如果有家店子, 每天都有人供應熱茶。我說, 我猜他們明天也會供應熱茶, 但我提議明天的熱茶可以加糖 - 這不等於我說熱茶不好呀! 我其實認為熱茶再苦都是必需的, 只是各位在預設我在投訴熱茶罷了。
這場討論, 讓我想起佛教中那個抱女過河的故事 - 朋友們, 我早就把對抗爭的必然的負面態度放下了, 還抱著它的似乎是你們呢!
-- 汽車碼頭 於 December 29, 2004 02:09 PM
澄清
汽車碼頭先生,你的電郵我真的是今天上午才看到的.
文章不是我貼出來的,我們編輯有幾位朋友,我覺得,下次編輯應該簡單節錄,附一個link好了,特別在"焦點"裡,免得作者會覺得太愕然.這裡道歉一聲.
挑起神經?倒沒有這麼嚴重,我要說的,之前的一個回應已說了,不多說了.
歡迎你作任何批評,但請具體一點,好作討論.
多謝支持.
-- 葉蔭聰 於 December 29, 2004 02:22 PM
you see / read what you (want) to see / read
別再糾纏下去了, 也許真的不應把汽車兄的文章放在焦點...但為什麼in-media 總有熱茶供應, 一部份原因是來的人自備的熱茶, 或他們對熱茶有偏好, 但不排除這裡有檸檬茶和別的新款飲料.
-- 阿藹 於 December 29, 2004 02:2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