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讀獨立]-「切雞獨立」﹣跳躍出主流以外的書籍設計

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日,黃色暴雨警告訊號下,我與即將負責「白文本」第二期刊物設計的阿石一同出席在Habitus舉行的講座:「切雞獨立」﹣跳躍出主流以外的書籍設計。由上環地鐵站到西港城短短的路途,因天雨關係而變得一點也不好走。我倆打著傘走過雨水流淌的街道,好容易才抵達會場,褲管已經半濕。在靠門的位置坐下,心未定,耳畔就是自身後傳來的沙沙雨聲,空氣聞起來都有著一份雨水帶來的濕潤。

 

瞄一瞄錶,三時已過,提起的手未放下,主持江康泉先生已宣佈講座開始,並介紹講座的主講嘉賓-區德誠(Benny Au)先生。區先生先向大家介紹他在不同時期的設計作品包括Amazing Twin 和 Amazing Angel,又跟大家分享一些與書籍印刷相關的小故事,期間他多次強調的做事態度是「認真」。他以一間德國出版商為例,該出版商有自己的印刷廠房,在印製書籍時會邀請出版作者在廠房鄰近居住約二至三個月時間,讓出版作者切實地參與製作之餘,也加深了彼此的溝通和交流。若對最終製成品的質素感不滿意,出版商更會毫不猶豫地把所有書籍銷毀並重新再印。如此的處事方法和對書籍印製的認真態度在香港都是難見的。

 

其後,主持江先生提到日本設計師的作品和獨立出版之關係。對江先生來說,透過製作個人故事和出版畫集,他能將很多自己認為很好的東西推廣出去,達至更多不同的人。獨立出版的精髓就是由自己出發,有意識地想帶「好東西」給其他人。而區德誠先生四月時在香港藝術中心策劃的「SEVEN」展覽,正正做到由個人「想法」(idea)開始,推廣出去而達到公眾,箇中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提到籌備展覽的過程,區先生除了感謝其他人的支持和幫助,也多次提及他一直有著的感覺,就是「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懷著這種強烈信念,依感覺去行,並清楚做該事時的風險、要犧牲甚麼,終可把事情做好。

 

在現今商業社會,在創作上要跳脫出既定的商業設計框架而保留自我風格不是易事,區先生卻能做到這點。不同於一般商業設計,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很強烈的個人風格。或者,正因為他創作時總堅持著「做自己想做的作品」之信念,而絕不勢利地計較作品背後的市場價值。對我來說,區先生的創作心態與純藝術家沒分別。試想想,如果一個藝術家在創作時只關心金錢利益,只考慮作品的市場價值,他能做出真正忠於自己、富個人風格的好作品嗎?

 

關於獨立出版,區先生指出製作者除了要清楚書籍的文字內容、製稿、印刷、發行等每一個流程所要做的事外,還不可忽略和設計師的溝通。作者必須知道設計師的位置,一個真正的設計師所擔任的角色不是單純地將作者心中所想具現化,否則只如同一般商業作品無設計可言。書籍設計師在書本製作上極為重要,他們很真切地與作者並行地參與書本創作。所以,要出版一本好書,作者與設計師的緊密合作與溝通是不可缺少的。在設計創作上,區先生說自己有著很多未知。他認為若設計是有既定方程式,則根本不需要有「設計」的存在。

 

區先生又說出版書籍可以是一件簡單的事,但也可以很考究。當要考究地製作一本好書,無論在紙張質地、文字排版和字款各方面也有無數的學問。鑑於時間所限,區先生自然難以將所有如浩瀚大海的出版書籍知識完全傾囊相授,但聽他一席話,也令各參與講座者有窺探大海一隅的機會。

 

講座完結後步離會場,雨依舊下著。不住的雨水就如辦「白文本」時所遇上的困難久久纏繞我們而揮之不去。可幸的是,天空總有一天會放晴。辦獨立出版的人其實都有著一份執著,一個期盼,我們都在等待那一個陽光燦爛、白雲在空中隨風舒卷的日子。

******************

P.S:相片由InMedia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