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謝凌演辭教材之三:沙沙石石

閱讀或聆聽《謝凌潔貞致辭》(文字版: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207842749253159 ,錄音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TpF5P_9Wbw&NR=1 ),然後作答:

第【5】和【6】段兩次提到「沙沙石石」,所指為何?講者這樣說有何用意?你是否同意?(約需10分鐘,5分鐘閱讀全文, 5分鐘作答。)

通過講解示例或分析學生答案施教,約需20分鐘。

答案示例:

上品:
表面上「沙沙石石」分別是講者提及的小時候的謊話、美國打越戰,但其實是回應第2段提及的六四事件和艾未未事件,其意思是,六四事件和艾未未事件,不足以令我們否定國民身份(第5段),否定以中國自豪(第6段)。我不同意這個說法中的推論,但仍然肯定我自己的國民身份。因為六四事件和艾未未事件,均反映了當權政府對民主、人權不夠尊重,不是「沙沙石石」這樣的輕描淡寫可以帶過就算。中國儒家學說教人以「仁」,簡言之就是設身處地,若六四事件或艾未未事件發生在一個人身上,這個人決不會以「沙沙石石」來忘記的,而我們能能感同身受,不會置身事外,正因我們身為國民,我們並沒有否定自己的身份。【此答案可以區分「國家」和「政權」,把握「國民身份」及這身份認同的社會心理效應,而且善用「仁」的概念來分析問題。】

中品:
表面上「沙沙石石」分別是講者提及的小時候的謊話、美國打越戰,但其實是回應第2段提及的六四事件和艾未未事件,其意思是,六四事件和艾未未事件,不足以令我們否定國民身份(第5段),否定以中國自豪(第6段)。我不同意這個見解,六四事件是當權政府不理會人民合理訴求而加以鎮壓殺戮的事件,艾未未事件是當權政府罔顧法治打壓維權人士的事件,政府公然做出這種事,我以這樣的國家為恥,不想做中國人了。【此答案能分析出講者比喻的真正意思,但作答自己見解的部份,則混淆了國家和政權,由此引伸到對自身國民身份的質疑,並不合理。唯跟進教學時須用學生指出,其錯在沒有區分國家和政權,不在最後的立場或感受。】

下品:
「沙沙石石」分別是講者提及的小時候的謊話、美國打越戰。作者是借歷史事件,勉勵人不要計較小節,要從大處看。我同意這個見解,因為只知執著於小節,不會放開分歧,會使社會或國家停滯不前。【此答案沒有看出「沙沙石石」的比喻的含意,也沒有明確區分何謂「大處」或「小節」,作答近乎「套套邏輯」[tautology],這樣的學習成果不宜予以肯定,唯跟進教學時須用學生指出,其錯在以上數點方法上的問題,不在最後的立場。】

識者之上品、不識者之下品:
講者提出的「沙沙石石」,是指六四事件和艾未未事件只是歷史長河中的小問題,不應因此而否定我們中國人的身份。對此我不表同意,分析如下。第一,講者的說去迂迴曲折,不夠光明磊落,其效果是,在遇到反彈時,可以藉口說自己沒有提及該兩件事件。第二,講者沒有明確說出對六四事件和艾未未事件的看法,只以比喻暗示,而且放諸歷史去淡化,由此可見講者是知道該兩件事件是錯誤的,她只是想學生不去理會。第三,講者所提的不應否定國民身份是一個假命題,因為社會反對的是推行國民教育科,而不是否定國民身份。第四,如果在畢業禮致辭上想勉勵學生肯定自己的國民身份,以身為中國人自豪,大可選用其他更適切的例子,但講者卻硬要談及以上例子,一可能她認為福建中學是左派學校,在其校畢業禮上這樣說不會遇到反彈,二可能她這樣說是想表現她不怕提及政治話題的能力。【此答案較多涉及演辭的效果和意圖(第1-2點),屬應用批判閱讀[Critical Reading]揭示潛在議題或含意,不為實證主義者[Postivism]所喜。第3-4點則運用了置於場境的手法 [contextualization],也不為就演辭論演辭的形式主義[Formalism]所接受。同時亦宜注意,應用批判閱讀或置於場境,要切忌過份推論,例如提到講者大學主修歷史、六四發生時講者卅歲未到或也曾為六四事件感動等等,因為這中間缺乏大學教育與工作處世的關係的資料,也缺乏廿二年來各種變化的資料,或難逃過份推論之譏。】

(謝凌演辭教材之三,未完。版權開放,歡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