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及基督教的信仰時,不知大家會想到些甚麼?莊嚴而宏偉的教堂?牧師那沒完沒了的沉悶講道?還是中小學時代被迫參與的宗教課? 對於筆者來說,基督教、嚴格來說是香港的基督教,是一個常常「談心」的宗教。何出此言?
觀乎近年基督教界的聚會,筆者觀察到一個現象:不少聚會若不是以認識自我作為主題,便是在談個人事業 / 愛情 / 投資 / 人生 /
家庭的成功之道,又或是與輔導有關的。坊間不少探索個人心理成長的講座都是教會搞的, NLP 或是九型圖這類心理學 /
偽科學的玩意,參與及發起的大多是基督徒。由輔導員主講的講座,亦是新年基督教界的拿手好戲。講員通常會講一些關於認識自我或是人際交往的道理,然後會講
一些在輔導工作上的經驗,最後會引用一些「有關」的經文 ( 比如在討論婚姻生活後講一遍「愛是恆久忍耐 ...... 」 )
,為「世俗」的「輔導學」加上一些「屬靈」的味道。
這個現象在基督教界中,並不新鮮。君不見牧師在佈道會的時候,
經常會提及上帝在心靈中的呼喚?護教的言論,不是會常常強調科學及理性不能回應心靈的問題麼?在未流行 NLP
或九型圖的年代,不少教會機構已經懂得用 MBTI
作入職前測試。神學院訓練未來牧師的課程,早已包括了輔導學的課程。當然,這個趨勢日益白熱化:神學院新近年推出了不少輔導學的文憑或碩士課程,好像一般
大專院校爭相推出副學士課程那般。而這些所謂的資歷,亦成為了不少教會聘請牧師的必須條件。
為甚麼教會會走上一條 「談心」的路?按鮑曼 (Zygmunt Bauman) 的講法,當代社會已走上了液態現代性 (Liquid
Modernity)
的道路。在液態現代性的社會,沒有事情是確定的。今天你可能享有高薪厚職,明天你的工作卻可能會被外判到地球的另一個角落。一切都是浮動的、都是不確定
的。既不知明日如何,那亦無謂未雨綢繆,倒不如就在今天盡情消費、盡情玩樂。在不確定的世界中,我有壓力、你有壓力,倒不如走進心靈消費的銷金窩,做一場
窩心的按摩。
對於教會來說,傳道是最大的使命,信徒的增加是上帝的祝福。走「談心」路線,吸引一些脆弱的心靈,又能增加人數、又能增加奉獻,更實踐了「將福音傳到地
極」的責任,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談心」卻不能教我們找出壓力的來源、不能教我們改變身處的困局。按摩過後,身
心康泰,可是明日再經過社會的壓迫、工作的折磨,還是會換來一身疲累。心靈的按摩,也是如此。「談心」只能抒解個人一時的厄困,卻不能叫人意識到他在社會
中的處境、不能教他如何改變壓迫的來源。他只能陷於受壓、解壓、再受壓的惡性循環,週而復始。
究竟基督教的心靈按摩,是解救了當代人的苦困、還是阻礙了他們尋求解放?
RISK‧200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