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請珍惜口述歷史:一個口述歷史收集者的心痛與憤怒

蕭裕均

今晩,我既心痛又憤怒。

事緣一位朋友在Facebook 上放上『香港口述歷史專題資源及相關刊物』書目 (http://hkpl.gov.hk/tc_chi/collections/collections_sc/collections_sc_oral...)。由於我是一位口述歷史收集者,故好奇望一望。失望地,我在2006年為“灣仔石水渠街藍屋保育計劃“所收集的一份口述歷史報告(名為“我們的石水渠街“)不能在書目上找到。接著,我上網嘗試搜尋一下,望能在當年資助該項目的灣仔區議會,和受資助機構的聖雅各福群會中的網址找到。但很可惜,這都事與願違。

其實,雖然這份以“我們的石水渠街“為名的口述歷史報告並不長,只有三萬字,以及內裡只有四名居住在石水渠街多年的街坊的故事,但這份報告在完成之後,只在灣仔區議會文化工作委員會裡例行公事地提過之後,灣仔區議會便從來沒有向外公佈這份報告,故得知這份報告的存在的,就只有我和當時参與保育項目的朋友。現在,相信除了我這位報告撰寫員外,這份報告就只有在聖雅各福群會和灣仔區議會的某櫃中塵封,不見天日。

當年多名要求收集街坊口述歷史的人士,都堂而皇之說甚麼要保留街坊活生生的故事。可是,在項目結束後,那些曾說要怎樣保存街坊故事的人士都把這些故事忘得乾乾淨淨。

收集口述歷史的目的就是要拯救那些被大歷史所淹沒的小人物、小故事。這樣只是把收集口述歷史的工作當作“項目“來處理掉。這對得住被訪的街坊嗎?這能說是保育嗎?

我現在只能盡我能力把這份報告公開,望這些居住在石水渠街的街坊的聲音不會被淹沒。有意下載這份報告的朋友可到以下網址下載:https://docs.google.com/open?id=0ByCHh4ZCo7F0MDMzMTIyNjQtYWExZS00ZDZiLWI...

14/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