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20日參加了台灣苦勞網的民間記者工作坊, 一方面是當工作坊的導師, 另一方面希望參考台灣的組織, 使in-media 的「媒體DIY」工作坊的內容更豐富。
雙城記—「提筆鬥陣」 vs. 「媒體DIY」
台灣的工作坊名為「提筆鬥陣」, 鬥陣是台灣工運的常用詞, 意即針對社會和結構性不公的 struggle, 我想相類似的名目, 在香港不可能吸引到學生參與, 可是他們卻招募了40個學員, 有大概一半是大學本科或研究生, 其餘的是非政府組織的組織者, 亦有幾位專職記者參與。參與者需要準備習作, 交約兩百港元的營費, 於台北市郊的營地過夜, 連續地聽課和討論兩天。
相對香港, 我不得不承認我們實在太遜了, 招了一個多月才十來個參與者, 而且都集中於學生和青年組織成員。
不過後來覺得, 苦勞網的營隊之所以那麼強大是因為台灣對主流媒體的批判已成為知識和運動界的共識, 而社會運動都積極地尋找新的方法與其他人建立關係, 媒體運動已成為社會運動與民主和公民運動的接合。此外, 目前台灣大學的入學率已達99%, 知識階層擴大, 其中一個出路便是進入互聯網的空間進行知識的生產, 所以台灣的blogging culture, 比香港蓬勃得多。而香港大部份中層階級和知識階層, 根本沒有時間與閑暇去走入互聯網, 這是兩地社會脈絡的差異。
獨立出版的運動脈絡
工作坊的第一節是學員作業驗收, 台北有一個朋友告訴我, 這個「作業」的門檻, 的確使某些人卻步, 但卻依然有四十個學員認真地交作業。之後張育章回顧了台灣另類媒體的發展脈絡, 包括黨外雜誌, 另類音樂, 獨立出版和網路出版的發展; 而我則接著談獨立媒體的國外發展脈絡。張的歷史感使我很佩服, 從歷史中, 我們可看到運動的起承轉合, 以及獨立的知識生產與社會發展之間緊密的關係。其實, 回看in-media的搞手, 很多在以前都有獨立出版的經驗, in-media可說是另一次的聚合。若為香港的獨立出版作一個更長的尋根索源, 會看到大歷史的counter force。
接下來的是幾位具有主流媒體工作經驗的朋友分享他們「獨立」的經驗。很多脫離主流媒體的朋友, 不是因為他們討厭記者的工作, 相反, 他們往往太愛自己的工作, 希望把記者視為一份「志業」而不是一份差事, 所以, 他們選擇放棄主流媒體的工作, 於相對的獨立空間裡實踐志趣。
晚上一節的內容是台灣觸立媒體的對談, 我因為明早要出席第一節課(早上8:20分), 所以跳過了。
大編採線
第二天一大早, 學員準時8:20分就位, 輔大新聞傳播系講師、生命力公共新聞網負責人陳順孝談主流編採與民間編採的分別, 而苦勞網的中佩和我就談我們的編採經驗。
陳順孝的演講使我很感慨, 在香港我還未聽過有新聞系的講師對主流媒體作出如此徹底的評批, 對民間報導會如此正面。 所以, 我一反常態, 提出 blogger journalism 與商業、個人主義和科技迷思的一些共謀關係; 所以, 一個能使個體聚合的獨立媒體空間更顯重要, 這個空間是要刻意組織和串聯才能成事, 而新媒體的編輯會擔起資訊過濾的角色。
接著Schee (徐子涵)談web 2.0的連結特質。這是我們第二次碰面, 第一次在上海, 雖然有一起喝茶, 卻沒有聊天; 這次在他的報告中才知道他於2002年放棄了全職工作, 當了三年的全職blogger, 把網上出版的工具都摸得熟透。從2002年到2005年, 他躲在家裡, 沒有全職的收入…
在台灣我有一些朋友都處於失業和半失業的狀態, 可是這並不排除其他的生活可能, 在香港, 卻極少人能於半失業的狀態探索生活。
媒體的運動、運動的媒體
最後一節以討論的形式進行, 討論台灣媒體改革運動, 管中祥談媒體改革運動的方向, 而卡維波則希望改革不要成為變相的查禁運動。工作坊結束前, 學員對苦勞網提出一系列建議, 當中呼聲最高的是希望苦勞網改變形象(改名字)和發展多元主題。我想苦勞網內部亦希望通過這次工作坊, 探索新的可能。
因為要準備兩節的內容, 這次工作坊使我強迫自己思考和厘清很多問題, 日後再詳述。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或這個網站辦得不錯,請捐款支持我們吧!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