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記第一次離線沙龍

虛無

在廖偉棠的 <一個黎巴嫩人談論虛無> 的討論裡, 有朋友貼了小樺的詩 <當遠方的戰爭像玻璃一樣透明> , 裡面玻璃的比喻正好捕捉了我們被媒體包圍著的虛無狀態.

說是關心, 但始終被電視或電腦螢幕的玻璃包圍著. 我們離線吧, 走出這電腦螢幕, 被玻璃拉近了的距離, 隨即遠去, 嘗試以語言想像力拉近, 抓緊著中東的沙土, 可是越捉得緊, 沙在指縫間就越流得快.

阿迪問, 究竟如何能把他方的與本地的連結起來? 中東的沙土能否與填海區的沙土轉換, 讓我們投擲?

民間報導與詩: 「旁觀中東戰火——語言與媒體的巷戰」

一開始編輯內部討論這題目時, 覺得可能搭不上嘴, 形成不了對話. 幸好, 陳智德與朱凱迪都準備十足, 即使難以對話, 亦能使自己思考一些問題.

超出我們的預算, 一共有二十多人參加這次沙龍, 有些看明報來的, 有些看到 inmedia 電子報宣傳, 智德與阿迪各有 fans 捧場.

小西做了簡單的開場白, 阿迪帶著重感冒的聲線, 一口氣講了半個小時, 介紹了中東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歷史, 這段戰爭史, 從以色列的國界版圖變化, 可謂一目了然.

接著陳智達簡介了詩的特質, 詩人如何從事反戰的活動, 以及香港詩人的反戰詩; 詩人如何透過想像力, 把遠方的戰爭拉近, 感應他者的傷痛.

其實 inmedia 內部一直在探討詩化報導的可能性. 當我們批評主流媒體冷漠, 把戰爭化約為死亡的數字, 甚至是股市升跌的因素時, 民間報導有什麼可能?

這個問題, 好像跳了很多步, 它預設了大家已經能與他者連繫感應, 寫民間報導,思考如何能更深刻地表達和呈現遠方的他者. 但是, 當社會上大部份人, 每天接收著差不多的資訊, 重重覆覆地跟著時間表生活, 正如陳智德所說, 大部份人只能被動地感觀, 到最後只能跟從電視劇或電影所設定的愛情和親情等去感受.

在這個語境下, 如何表達的問題好像有點遠. 可是, 吊詭地, 表達與感覺兩者卻又不能分割, 因為感覺是要透過表達去發掘的, 表達的實踐本身, 也是離開這玻璃的圍困的武器.

阿迪當天藉著重感冒, 把自己的臉埋在口罩與雙手裡, 說著與庫爾德朋友可能是後會無期的對話, 回看香港這邊的反戰, 一切的行動變得好像很微不足道. 小西嘗試從悲觀的氣氛中, 從個人, 群體和社會不同的面向, 總結一些書寫實踐的 "功用".

講座還是實踐的開始?

從人數和內容來說, 這次沙龍真的頗成功; 不過, 討論主要圍繞著主流媒體的批判, 落不回自身的實踐, 編輯群裡有點說不清的疑惑: 大家為什麼來這沙龍呢? 有多少人未來會寫詩或民間報導呢? 網站遲遲沒有報導, 沉默得有點怪異. 反而成報文化版和一蚊健在自己的 blog 中有寫報導.

沙龍過後幾天, 阿野寫了一些檢討:

"整個沙龍的構想,我想應該是有種「開創」的目的,而不是單單是「傳授性」的。意思即是,我們是否都希望找些與民間記者實踐相關的議題,而希望透過找些意想不到的講者,來撞些新的東西出來,給想當一個好民間記者的朋友的資源或指引,而不是純粹搞講座,請專家來給我們一課。"

講座猶如一個一個的玻璃盒子般四散於資源增值的社會, 如捕獸器中的誘餌, 要真正地離線, 並不那麼簡單; 如何打破 / 連結本土與他方的關係, 依然是疑問. 這一籃子的問題, 大概不能一朝一夕的理順, 期望大家能 do it together, 慢慢去探索.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