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局長昨日又在網誌大發謬論,指偏遠地區交通不便,不適宜發展高密度公屋(編按:陳茂波是回應坊間指政府開發土地,只顧建豪宅的指責)。還強詞奪理,指控反對者不願面對土地房屋緊絀的現實,不去正本清源探討增加土地房屋供應的辦法,「而只是轉移視線將不同群體的利益對立起來,以非此即彼甚至你死我活的態度看待土地房屋問題。」然則市中心都會區珍貴土地資源呢,為何又用作興建低密度豪宅?
2013年,我和本土研究社、和聲關注組及公共專業聯盟提出「人文啟德」方案,正是試圖告訴市民,在現時啟德新發展區規劃之中,體育城和都會公園的南端,也就是遊輪碼頭的北端,耗用了近二十公頃(即一個維園)的土地,興建地積比率只在3以下的酒店及豪宅項目。我們建議只需將體育城和都會公園稍作南移,在啟德站附近騰出9公頃住宅用地,興建公營房屋,即能增加單位供應近萬個,以及新增人口近3萬人,令區內預計只有不足9萬人口,重新提升至12萬的較合理水平。
此方案得到運輸及房屋局支持,但發展局及其他政策局則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反對,例如體育副場館的坐向、大型比賽時的人流管制問題、景觀問題、改動會否影響啟德隧道的柱位等;這些根本是一些可用建築技術去處理的問題,偏偏卻成為了部門阻撓房屋土地分配這個更為重大的議題的理由;部門又要求申請人就改動提交各項技術評估證明方案可行性,作為民間團體自然難有財力作各項評估,最終令這個輕易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的方案,在城規會遭到否決。
「人文啟德」方案反映背後一個根本的問題,在於現時在啟德新發展區323公頃內,只預留約36公頃土地作房屋發展(約11%),當中公屋用地只佔9公頃(不足3%),也就是在鉛水事件中經常見報的啟晴和德朗邨,但亦已足夠居住區內四成即36,000人口。雖然增加房屋供應常被形容為「重中之重」,但市區最大片的土地上,卻只用了九分之一的土地解決房屋需要,更只用了三十三分之一興建公營房屋。此一例子充分反映政府並非「冇土地起屋」,而是「有地不起屋」。
類似的例子,在市中心都會區其實比比皆是。例如北面鄰近的安達臣新發展區,公營房屋比例便低至只有20﹪;南面山谷道邨原來的3112個公屋單位,重建後只剩下526個豪宅單位,每個單位的平均面積高達1652呎,單位數目僅及原來的17﹪。這還未涵蓋陳茂波先後在立法會提及,未來將會檢討的大量私人會所土地,或閒置多年的軍事用地(如九龍塘軍營);也不包括在眾多已發展區中,或被不少政府部門圈定,或港鐵以工程為由預留,卻一直空置著不用的土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