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陳穎君
早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曾應特首的要求,在公眾諮詢尚未完結之際便提交一份「初步觀察報告」,以方便政府準備《施政報告》。當時這個做法已令不少公眾嘩然,批評小組和政府做壞規矩,如此初步和不完整的報告不應被用作參考資料。隨後,不少團體關注政府會如何利用這份報告去推進的政府心儀已久的選項。
現實似乎沒有最驚嚇,只有更驚嚇,政府在《施政報告》推出「明日大嶼願景」項目,這個項目與早前公眾諮詢的所提及的「東大嶼都會」大相逕庭。想必有人會問:「這場公眾諮詢的意義是甚麼?」
整場「土地大辯論」的公眾諮詢一直為人詬病,由諮詢的方向到小組成員的組成,由問卷的設計到諮詢文件的內容,以至政府官員和小組成員在諮詢期間於公開場合表達對部分選項的支持,或多或少反映政府和小組可能已有既定立場。公眾諮詢剛開始的時候,相信不少人也曾糾結應否參與這個諮詢,擔心諮詢的結果不能充分反映自己真實的意見,既然如此倒不如杯葛這場諮詢,但又怕個人力量太小,根本起不了甚麼作用,甚至擔心有機會被視作「不反對等於支持」。經過一輪左思右想,有人決定抱著一絲希望,選擇透過不同的方式參與諮詢,略盡棉力。
然而,這點希望直到今天已逐漸變為失望,首先是政府在諮詢完結前已急於利用不完整、不客觀的「初步觀察報告」作為《施政報告》的參考,整個程序有欠公允。然後,政府又在《施政報告》推出牽涉填海達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願景」項目,比起早前在「土地大辯論」中的「東大嶼都會」多出700公頃,發展規模大大提升,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方案。即使部分市民在「土地大辯論」支持填海,並不代表支持「明日大嶼」的加強版填海方案。
失望,還有傳媒問到政府何時決定加大填海規模,特首多次回應「不記得」、「不知道」,如此重大的轉變竟然也可以忘記,往後公眾的訴求又會否記起?
《施政報告》出爐後,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坦言自己亦是看完《施政報告》才得知填海選項的重大轉變,甚至對此表示感到「錯愕」和「失望」,公眾也感受得到的一股尷尬氣氛,令我們再次質疑,這個小組的角色是甚麼?這又是一場怎樣的公眾諮詢?
環境局局長聲稱政府會以「先保育,後發展」為大方向,唯觀乎過去多個大型發展項目,所謂的「保育」往往只會淪為「因發展某地方而作的生態補償」,多是「先發展,後保育」,對此亦不抱期望。
這個「明日大嶼」是否能如今年《施政報告》的標題般「燃點希望」?還是繼續燃盡公眾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