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有關香港公共空間的七件事:七、拉闊對公共空間的想像

有關香港公共空間的七件事:七、拉闊對公共空間的想像

文: Jethro Fung

從先前的文章看來,縱使公共空間的問題雖然十分複雜也十分「多元化」,但是總括而言,問題主要包括公共空間的管理思想落伍以及設計不符合市民的期望。(因諸位筆者已在前文提及,此處不贅。)此兩點引致現實與想像的落差。讀者需要留意公共空間的使用權理應屬於市民,當面對這種規劃失誤以及管理失當或不合時宜,筆者認為我們需要對這些錯誤加以改善糾正。但是市民又如何能夠影響政府以及發展商對與公共空間的政策呢?一般市民對於這種規劃問題都覺得「有心無力」,但是若果我們面對不合理的事情都保持沈默,結果香港的公共空間就有更多的規限,這樣只會跟我們的期望背道而馳。那我們應該怎樣參與這場推動公共空間的運動之中呢?

2. 利東街 by 作者

圖:利東街

在這裏筆者想提一下一個經典的公共空間例子,希望可以讀者可以從中得到啟發。相信大家不會對於紐約的 High Line Park 感到陌生。High Line 原本是一條連接34th Street 和 St John's Park Terminal的貨運鐵路。隨後數十年,美國大多的貨運漸漸由貨車取代。於1980年,High Line 也難逃歷史的命運,終於關閉。地產商希望能夠拆除High Line以作發展用途,可是一位附近的居民 Peter Obletz 反對地產商的建議,並希望保留High Line作為社區用途。而在1999年,Joshua David和Robert Hammond成立了Friends of the High Line,提倡把High Line變成公共空間。

3. Highline park from kriofskemix.wordpress.com

(Credit: kriofskemix.wordpress)

圖:紐約High Line Park

讀者需要留意這公共空間之所以成事,全賴當年不少市民挺身而出保護High Line的以及在High Line推動公共空間的一連串運動。既然紐約這樣繁榮的都市也可以提供一個公共空間,那麼為甚麼香港不可以呢?我們又是否從紐約人身上學習,挺身而出捍衛我們的公共空間呢?

我們應該對於不合理的公共空間政策加以鞭撻。市民亦應積極監察香港公共空間的使用情況、管理情況以及設計等等的問題。除了監察以上問題以外,市民也可以創造公共空間。近年不少團體在街上,公園裏舉辦不少活動,這些活動替「公共空間」一詞提供一個新的定義,為我們的公共空間管理以及意義帶來啟迪。筆者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都為公共空間盡一份力,將來就可以擁有大家喜文樂見的公共空間。

原文刊於
拓展公共空間 Hong Kong Public Space Initiative Facebook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