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特約報導)與金鐘地鐵站同期落成,連接金鐘各商場的行人天橋商場的金鐘廊,政府近日提出建議,將金鐘廊重建成50層高的商廈及酒店。規劃署在提交中西區區議會的文件中,竟隻字不提金鐘廊為「休憩用地」(Open Space),重建計劃須將全部「休憩用地」及附近的道路納入地盤,建議的樓高亦比目前的力寶中心更高。
圖:文件並無標明「休憩用地」,只標示地盤範圍,範圍包括目前的「休憩用地」及「道路」
金鐘廊位於遠東金融中心、統一中心、力寶中心及海富中心之間,屬港鐵站上蓋各行人天橋的交匯處。金鐘廊是首個位於行人天橋的商場,自落成起一直由恆隆地產租用,至2012年由會德豐旗下子公司取得租用權,開設大型品牌連卡佛。規劃署提出的方案建築高度為203米,附有酒店,並保留金鐘道旁的金鐘花園的「古樹名木」澳洲蘋婆,亦會原址保留公共交通交匯處。
規劃署及顧問公司Arup今日到中西區區議會匯報項目,然署方提交區議會的文件中,竟沒有提及金鐘廊屬「休憩用地」(Open Space),口頭報告時亦全無交代,只含糊地表示日後需修改分區計劃大綱圖。反之是不斷強調重建後將增加多少公眾休憩用地,但只與目前位於金鐘道旁的金鐘花園(約1700平方米)作比較,完全沒有計算目前位於金鐘廊頂層平台,供市民閒坐的戶外餐飲空間。
政府建議日後重建的金鐘廊,將是金鐘道及夏愨道之間最高的建築物,目前附近統一中心樓高為35層、力寶中心第一、二座分別為45層及41層、遠東金融中心為41層、海富中心第一、二座則分別為32層及36層。重建後的203米的建築高度亦是差不多盡取山脊線的高度(250米加預留20%空間)。
民主黨甘乃威指金鐘廊目前是金鐘建築群的「抖氣位」,重建計劃屬「插針樓」,當局亦未有提交重建後對通風的影響,表明不支持計劃。民主黨鄭麗琼亦表明不支持,「賣地唔知賣幾多錢」,計劃中的梯級式平台公共空間日後由私人管理,公眾未必能享用。多位建制派議員則表示支持計劃,認為「必須發展」,目前亦只是研究階段。
目前政府與連卡佛的合約至2019年,預期即使落實計劃,最快也會至2019年才會進行重建計劃,市場預期地價至少達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