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外的公眾地方的使用權引起爭議後,這喚醒了香港市民對公共/開放空間及其使用權的關注及認知。
公共空間是指供公眾使用的公園、廣場、街道、行人道路或任何室外/室內空間。此外,它的存在理念是提供人們聚集,聯誼、休嬉的地方。但什麼樣的公眾地方才可稱作為理想的公共空間?
早於70年代,地球的另一端,在美國極受尊敬和富傳奇色彩的城市規劃專家、組織分析師、記者和人民觀察家William “Holly” Whyte,致力研究有關公共空間規劃,並開展了一個就城市空間動態的「街頭生活項目」(The Street Life Project) 的調查,以小組形式詳細走訪及研究紐約市內的公園、廣場及其他休閒空間。將研究結果和數據分析收集成書「城市小空間內的社會生活」(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和一條長55分鐘同名影片,並為今天的城市規劃打造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為傳承William Whyte 的研究工作,一個非政府組織「Project for Public Spaces」於1975年成立。他們協助社區創造可持續及服務大眾需求的公共空間,並將其轉變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地方社區。從成立至今,他們已經在43個國家內和美國50個州的3000個社區順利完成項目。
William Whyte曾說:「設計一個不吸引人們的空間是很困難的,但奇怪這些非正常設計卻隨處可見。」
在香港,主要的問題不是缺乏開放空間,而是這些空間不符合當地的需求,因為這些「由上而下」的設計是來自政府或地產商所擁有的私人發展公眾休憩空間。「由上而下」規劃的主要問題是缺乏人性化,漠視社區居民真正所需,所以社區參與是必需的,才可提供獨特區內見解,為社區建立及提供所需的公眾空間。
「三角關係」更是William Whyte 提出設計優良公共空間的關鍵之一。這是指空間的安排,透過外置的物件、擺設、活動等來刺激及連接所有人在一起,例如雕塑公園、街邊小攤或街頭賣藝者等。這種設計的安排和特點是讓人們有更多交往的機會令人們之間更親近。在香港,傳統街市可說是一個理想的公共空間,街坊會前往街市買菜,以及閑話家常。
公共空間的設計最有趣的部分,是整個設計過程的持續性和不斷的發展可能。公共空間的用途和功能亦將隨著社會的發展及需求而演變。
區麗莊@灣仔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