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慈雲山邨的香港精神

考考各位,香港曾擁有最大座數「冧巴」的公共屋邨是那一條邨? 牛頭角下邨? 蘇屋邨? 答案是慈雲山邨。

慈雲山邨是興建於六十年代的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共有62幢。 因為原來規劃中的 54 至 56座最終改為中央球場,因此儘管最大的座數的「冧巴」是66座,實際上只有62幢樓宇。 當年的香港居住問題也像今天嚴峻,因此慈雲山邨建成促成不少家庭上樓。 依山而建的慈雲山邨,盡用土地資源又能融合當地環境,觀音廟、中央球場曾經是不少香港人的集體回億。

香港政府於1990年開始由於樓宇的老化及改善該區居民的生活環境,逐步拆卸及重建慈雲山邨的樓宇。 筆者的父母及其兄弟姊妹均於慈雲山邨成長,不單如此,外公外婆更曾於37座經營車仔麵。 不像今天香港的三四人家庭,當年每家每戶也有十多人,生活環境十分擠迫,加上並不是每個單位有獨立洗手間和浴室,可想生活質素與現今生活相差很遠。

奇怪的是,每當筆者與長輩提及已拆卸的慈雲山邨,車仔麵檔、中央球場、已拆卸的小學、美景酒樓等等,他們總是一臉懷緬,總覺得日子還是以前的快樂。 為什麼擠迫居住環境和大排檔美食更令人快樂? 事實上,不用政府成立什麼減甜減鹹委員會去研究,日前筆者參加了家母的小學母校同學聚餐便已經明白不少。

這家曾位於慈雲山邨 37 座的小學,九十年代已被拆卸。 但是聚餐共有差八十多人出席,大家來自不同的畢業年份,當中有素未謀面的,也有知己好友。 筆者坐於當中,卻沒有半點格格不入之感。 筆者手中的 ipad 載有當年學校的照片和外公於車仔麵檔手抱本人嬰兒時的照片與前輩們相認,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 儘管大家小六畢業後的際遇不同,現今的職業和生活也不同,卻完全沒有隔膜,正因為大家是「同根生」。 其中七位前輩,還拿著一幀四十年前的小學照片,擺出一模一樣的動作,拍了一幅四十年後的現在式照片,非常感人而難得。

筆者仍未有四十歲,不過差不多可以肯定,我年代的人已經沒有這種情懷。 這數年不知誰最先提出政府應重視香港人的核心價值,筆者妄想如果政府高官來詢問我: 「香港多年來賴以成功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我想,我會拿出這幀照片,告訴這個香港政府,就是當年在慈雲山街坊在艱難的生活中守望相助精神、愛護社區、愛孕育自己成長的土地、珍惜一切人情事物的信念。 而不是像喜帖街波鞋街舊機場菜園村等重建項目,(地產商)的利益算盡,而把人情毁滅殆盡。

下次再談慈雲山邨至今未能令人忘懷的美食。 當然,不是什麼外國引入的數百萬一架的快餐車所能與之相比。

以心 - 獨媒文章 Facebook

(照片轉載自香港房屋委員會網頁 - 公屋歷史印記 https://www.housingauthority.gov.hk/tc/about-us/public-housing-heritage/...

資料來源:
1. 全港最細最大屋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k6nweQCSQ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