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天水圍社區發展陣線、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社區工藝發展關注組及天姿作圍於2015年4月至6月期間,收集近200名天水圍居民對「洪水橋新發展區及天水圍社區」的規劃發展意見,希望發展局及規劃署於第三階段諮詢期間,積極考慮天水圍居民的意見,推動「洪水橋新發展區」多元化發展,惠及基層市民。下為總結問卷的三個建議:
「天水圍新市鎮」應作為「洪水橋」一部份進行規劃發展
從調查結果得知,大部份天水圍居民期望洪水橋發展能夠長遠協助解決天水圍的規劃失誤,即是「區內經濟活動被壟斷」及其連帶的問題。事實上,現階段諮詢文件正將「天水圍作為鄰近社區」進行規劃考慮。例如:新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組合(51:49)正解決「天水圍的公私營房屋組合失衡(89:11)」的問題;新發展區創造的15萬個就業機會,將為天水圍提供新的就業機會。
團體建議,規劃方案應正視「天水圍新市鎮作為洪水橋新發展區一部份」一併在規劃發展中考慮,例如:天水圍的人口結構、休憩用地運用、鐵路運輸設計以及社區需要等等,結合新舊社區發展。一方面能夠補足天水圍舊社區(如普通科、專科診療所、圖書館及游泳池等)的設施不足,另一方面亦需要避免洪水橋新社區的人口增長、城市規劃會加重舊社區的(例如西鐵線、零售設施)負荷。
經濟就業組合應靈活運用天水圍社區人口
現時新社區提供近15萬個就業機會,當中商業佔7.4萬、特殊工業佔6萬及1.6萬個社區服務職位。而新社區內的發展特色3區、4區及5區更會成為「經濟及就業中心」、「區域經濟樞紐」及「地區商業中心」。儘管如此,團體仍認為現存方案的經濟就業組合沒有靈活運用天水圍舊社區的勞動人口。
15萬個就業機會中,近3.2萬是辦公室職位、1.8萬是企業和科技園職位、1.4萬是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包括教育)職位,這些都需要高學歷或高技術的職位,基層市民難以受惠其中。另外2.3萬個物流設施及1.4萬港口後勤、貯物及工場用途的職位,僅有約20%基層市民相信能受惠其中。團體認為,方案除了考慮大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外,亦應顧及本地的勞動人口結構,特別是天水圍基層市民。
預留土地資源,推動多元經濟發展,惠及基層市民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多元經濟」發展,藉此惠及小本經營者。事實上,早於2007年特首曾蔭權已於「社會企業高峯會」上表示,政府考慮透過靈活土地運用促進小本經濟的發展。當時已預留天水圍兩幅土地 – 第112區和115區,讓不同社區持份者參與發展。可惜計劃最後無疾而終,而兩幅土地更被發展局於2014售予新鴻基地產興建低密度住宅。
而今年3月2日食物及環境衛生局亦向立法會呈交文件,確立政府「應讓傳統或創意文化活動及/或手工藝有發展空間」及「推動本港經濟多元化是值得追求的目標。」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墟市發展,可見其意。因此,團體亦建議 發展局局長 應響應政府發展「多元經濟」的意願,於洪水橋新發展區中預留土地,發展「小型製造業工場/社區生產中心」及「平民化的創業空間」,為基層提供空間製造合法產品。
此外,食物及環境衛生局就農業於今年6月9日向立法會呈交文件,提及政府意識到「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社會帶來的裨益」及市民對香港均衡發展的期許,認為有必要實行「更積極進取」的政策,推動本地農業可持續發展。然而,不少農民正因「地區發展」及「地產商囤地」的問題而不能從事農業。在洪水橋第二階段諮詢中,本應預留1.3%的土地用作農業用途,但在第三階段諮詢文件中,規劃署卻將農業地帶勾出「發展可能性」以外。政府提出的意願與推動的政策大相逕庭。因此,團體亦建議 發展局局長 應配合政府發展農業,在洪水橋新發展區預留合適的農業用地,如新生新村,讓基層農戶為本地提供新鮮蔬菜。
總結而言,政府應在洪水橋發展時,以靈活土地運用促進小本經濟的發展,例如興建「社區生產中心」或預留土地發展農業,建立自給自足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