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場對許多華人來說,是一個一年去一次的地方,若非祭祖也絕少甚至避免到訪。其實,香港共有超過50個墳場或火葬場,其中開放予公眾的公營墳場就有超過20個,可以說是城市中最被遺忘的公共空間。
經悉心設計的公共空間
研究墳地歷史的學者普遍認為現代墓園的設計始於十九世紀歐洲,及後此種安葬形式因經商及殖民擴張而擴展到世界各地。受歐洲浪漫主義影響,香港不少墓園都採用了花園式設計,作為供先人安息的地方。香港早期的墓園主要以不同族群、宗教區分,例如位於跑馬地的祆教墳場、猶太墳場、回教墳場及印度墳場等。因此,墓園的建築也顯示了該族群或宗教的文化以及於香港的歷史發展及角色。
香港墳場又俗稱跑馬地墳場,於1845年成立,是香港當時少數能容納如此多不同宗教族群埋葬的公營墳場,其中空間設計與選材用料都相當講究,也埋葬了不少名人如遮打及何東夫婦,是香港現存承載著本土寶貴歷史的公共城市空間。
隨著香港人口發展及土地短缺,政府自1976年已停止處理允許永久土葬的私營墳場,鼓勵其他殮葬形式如火葬,火葬場及靈灰安置所隨之興起,例如鑽石山火葬場及和合石火葬場。新式設計糅合當代建築美學,設計簡約、寧靜,加上有大量綠化,置身其中讓人身心平靜,也大大減低了傳統上華人對殮葬場的厭惡及不安感。
(credit: 建築署)
毗鄰蒲崗村道學校村的鑽石山靈灰安置所及鑽石山火葬場獲得多個建計獎項,兩座建築物貫徹簡約風格,加上有大量綠化,看上去十分舒服。在寧靜的平台花園或中庭逛一圈,再煩亂的心靈也會得到平靜吧。
(credit: 食物環境衞生署)
由建築署設計的和合石火葬場設計融入大自然,重空間感,大部份範圍種植一片草地再配合流水景致。位於中央蓮葉形的「生命之泉」不斷冒出氣泡,象徵生生不息,重新出發。至於隔離的靈灰安置所感覺並不陰森可怖,如倒影池寧靜致遠,水池上石級代表通往恬靜角落。
(credit: on the common)
在外國,人們不只是在拜訪已逝親友時才探訪墓地——為了不浪費交通便利、環境寜靜優美的墓地空間,人們會在此散步、野餐甚至做瑜珈。相比起西方,亞洲人對於墓地作為公共空間的使用還是含蓄得多,因為在整個華人文化圈中,墓園是慎終追遠的地方,既安靜神聖,又讓人望而生畏。但大家不妨多留意墓園這種在城市中最獨特的公共空間,有空可以去游游散散步,因為這些寶貴的城市空間絕對能幫助我們認識香港歷史,發掘前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痕迹、甚至能讓我們在鬧市中平靜下來、思索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