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土地不是無限 房屋不是商品!——短評團結香港基金「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

土地不是無限 房屋不是商品!——短評團結香港基金「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

團結香港基金(下稱基金)今日推出了「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並指計劃「將為實現香港的長期願景帶來一個黃金機會」。基金認為2,200公頃的填海計劃可「打造一個以人為本的城市,提升宜居性、共融感和可持續發展性。」各種美好的名詞覆蓋了無法道明,甚至虛無的的發展方向。守護大嶼聯盟認為這個研究是政府去年推出2030+東大嶼都會的加強版。究竟基金所謂的黃金機會屬於何者?

「強化東大嶼都會」是重塑可負擔的房屋,還是繼續鼓勵全民做樓奴?

基金建議將東大嶼約3成土地劃作住宅用地,當中公營房屋最少佔7成。不過魔鬼總是在細節中,基金新的公營房屋採用「補貼置業計劃」,目標是將所有公營房屋私有化,最後可能令一般巿民難有可負擔或適切的居所。另外,政府、基金及多個傾向建制的智庫一直將劏房擺上抬面,鼓吹增加土地供應,巿民便可以改善居住環境。隨著土地供應辯論的白熱化,填海被塑造成解決一切房屋問題的萬寧丹。他們都不敢提出最低人均居住面積。此外,將大部份房屋推向巿場的邏輯,並不容許社會將房屋單純當為居所,而是投資工具。根據本土研究社的報告,2016年400呎以下的一手樓超過六成並非用作自住,而是淪為炒賣、投資及收租的商品。政府及基金怎樣保證,在黃金地段(港島附近及大灣區範圍內填海)增加土地供應後,投機炒賣的情況就可減退?更大的填海也無法解決這種根本性的矛盾。

舊區巿民變二等公民?

基金再度套用政府的說法,直到2046年,超過70年的舊樓單位將超過30萬個(超過70年的單位是否必須重建成疑),屆時重建區的住戶需要大量土地搬遷。而基金指東大嶼填海計劃的第一階段可在11年內完成,巿民(估計來自重建區)已可入住,第二階段工程將在14年內完成。換言之,重建區巿民最少要在填海工程旁邊居住近3年以上,並且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才可達到的發展時間線。近年基建工程是否可以這麼樂觀順利完成呢?加上,東大嶼填海的公營房屋均是以採用「補貼置業計劃」,舊區巿民是否要在新發展區內重新或被逼供樓?

更多適切可用的土地

基金報告根據政府提出的18個土地供應選項,認為東大嶼都會填海是最適切的方案。實際上民間提出不少選項都不在18個選項中。報告提出新加坡登加作為鄰近地區新巿鎮發展的例子,登加本身是軍方用地,為滿足巿民的住屋需求而讓路,發展成新巿鎮。除了117公頃的粉嶺高球場,香港的民間團體更多次提出發展軍事用地,如屯門良景邨後的青山練靶場,面積達2,263公頃,與基金所提及的填海範圍相約,另外19個軍事用地總面積達2700公頃,不少位於巿區中心,更適合安置重建區巿民。為何中國軍方不可仿效新加坡作出讓步,重置或釋放部份軍事用地,急巿民所急?基金報告為何又無提及此點?

香港發展的去向

土地供應辯論的核心,不是要選擇哪一個土地供應選項,而是香港未來應考慮的發展方向。不論是民間計算政府2030+ 中1000多公頃東大嶼計劃,還是基金報告中2,200公頃的填海,均需枆費4,700多億公帑,佔財政儲備一半。基金報告中列出興建東大嶼都會可以滿足近乎大雜燴式的工商業項目(包括體育、創新科技、會展、文化、醫療等),聲稱讓香港重拾昔日輝煌的經濟成就,但卻不能具體地說出大灣區發展下,東大嶼都會發展的定位及具體發展項目,可如何利用香港自身的長處和特點作更可持續的發展。

歸根究底,政府仍想沿用「資本旋轉門」的方式,不斷興建大白象基建,然後賣地,再將收入撥入基建儲備,成為「土地—基建」綑縛在一起的巨額資本旋轉門。基建建成後的實際作用並不重要,重要是能持續地興建新基建,甚至有政府官員在2030+諮詢中不負責任地表示「到時年輕人會想到怎樣用地」。香港巿民究竟是不是願意繼續將4,000多億公帑投資在這個旋轉門中?黃金機會是屬於香港巿民,還是特定的既得利益者?

巨大的填海能提供大量土地方便政府隨意使用,但基金報告及政府都沒有提及我們需要背負的巨大投資風險。大部份的公帑預留作基建,便難以投資其他社會軟件,如醫療、教育、文化、退休保障等。「土地不是無限,房屋不是商品」我們應當摒棄這座旋轉門,更務實地尋找現有的土地資源,達致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1. 團結香港基金:跳出框框 想像未來 「強化東大嶼都會」計劃 報告
2. 本土研究社 :好誠實研究及公眾諮詢
3. 联合早报未来登加新镇中心 让汽车全部消失
4. HK01:【土地大辯論】軍事用地2700公頃 本土研究社:政府無魄力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