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其中一個大元素,就是「創造新的經濟機遇」,與另一個元素「創造容量」有異曲同工的感覺。現在政府還是相信,我們的城市需要的是無限的經濟增長;我們需要不斷需求經濟機遇。於是,我們需要「創造容量」去迎接這一切。然而,競爭力並不是隨隨便便建幾個科技園、做幾個基建就會出現的。我們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十幾年前那樣,一切都依賴硬配件的配置。在這個新的世代,這些硬件雖是不可或缺,但都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老實說,什麼地方能付得起錢,這種土地、基建的硬配件就很容易可以建造起來。香港真的有必要在資金上和其他地方較量嗎?
「功能性」和「宜居性」同樣重要
我們其實要改變一下對長遠土地需求及規劃的思考。我們現在的規劃,都太靠向「功能性」。政府說我們要多1200頃的土地。這1200頃就如simcity一般。因為人多了,所以我們就要住屋、商業及社會設施。政府還會告訴我們,多了這些地,可以刺激幾多經濟增長、增加幾多就業機會、建多幾多間房子可以讓樓價下降幾多百分比。這些規劃都有十足的數據支持。
然而,現實中的城市還需要「宜居性」。政府沒有告訴我們,多一個公園,可以減少幾多空氣污染,可以讓多少人增加活動,可以令多少人更健康,可以減少幾多健康支出。政府也沒有告訴我們,少了屏風樓,幾多家庭可以享受更多陽光及通風。2030+的確有提及「宜居性」,但它並沒有詳細研究宜居性的重要性。政府「功能性」的規劃中已經預留好東大嶼及新界北的方案,但是在「宜居性」方面卻沒有落定什麼切實的政策。有人可能會說「宜居性」是很主觀的規劃,很難預計。
然而,學術界早有這方面的研究。例如,早在90年代,本地學者已經嘗試計算出香港最適合做公園的地點。因此,「宜居性」是能夠變成切實的規劃方案的。當然,政府之所以沒有為「宜居性」作什麼詳細的規劃,也是因為香港人普遍注重功能。大家賺到錢、住到就可以,住得好不好還是其次。住得不好就適應一下就好了。當然,大家覺得基本生活都「未搞掂」,談什麼生活素質都是妄求。然而,如果今天我們只顧速速建設,忘記「宜居性」。他日什麼都建好了,除非重建,否則就很難修改這些不宜居的規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