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了1月16日 (日),在牛棚舉行的西九民間聯席小組會議,與會者接近廿人,分為兩小組,嘗試就西九發展的方向進行討論。大會擬定的核心討論點包括:1. 西九與文化政策;2. 西九與一個活力城巿;3. 西九與一個可持續管治的模式。
討論的起點,是立法會對西九提出「不要天幕,不要單一招標」的訴求。有認為這就是目前民間就西九取得最大的共識。此共識的最大特點,是對西九的 “硬件” 部份進行批判,但就未對西九的文化願景 (軟件部份) 進行討論。此口號暴露的,是香港各界仍未對香港的文化發展方向取得共識,但需要肯定的是,此兩訴求確實達致團結各界及迫使官方讓步的目的。
新問題是,簡單標語可能真的迫令政府讓步,但沒有天幕,沒有單一招標之後的西九,會否成了何鴻桑方案,變為撒頭撒尾的地產項目呢?
在回望三點焦點討論時,可發覺全都是圍繞西九的軟件部份的,可發覺大會的一大關注,是如何就西九的文化面向取得民間共識。可是這樣的討論與期望確實遇上樽頸,就是本港對文化的討論,文化政策的討論從來就不足 (同樣反映在那兩句標語) ,大家對文化是甚麼,精緻文化與草根文化的區分,西九要建設的是怎樣或那一類文化,實有待民間共同討論與喙磨。而這,確實需要不少的時間。
可是,即使現在政府讓步,讓步的可能也只是早前提及的硬件部份。結果,將是令人憂慮的。因為按現有財團的模式,將來西九的文化方向將由 “獨立” 的委員會決定,而這些 “獨立” 委員會的組成,政府委任 (包括官員和指定的文化工作者) 和財團委任將會過半,那麼現時民間對文化軟件的討論可能會被完全漠視。
如何在立法會兩項要求外提出新的訴求,讓民間聲音可真正進入建制或成為建制遂成了討論的重點。有提議將政府過去數年的文化研拿來公開討論;有提議重新建立文化政策委員會;有提議在西九展覽場館設置批評區,讓巿民提出不滿與疑惑,再公開討論;亦有提議將整個西九議題重新界定,不要強將西九與文化劃上等號,將西九跟文化分為兩個獨立議題重新討論,而又不排除兩個議題重疊的可能。
我想以上也是不錯的建議,尤其最後一個,因民間討論是要經過醞釀的,雖然這可能是官商聯盟不願看到的。
另記:聯席的網站將在一兩天內完成,希望能帶來民間各界更多的討論,聯席在這方面的工作實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