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太忙,
連報紙也沒有看,
前天只是在車廂中瞟到一個頭條,
「保險天后夫婦燒炭亡」,
到昨天朋友電話打來,
才知道那悲劇的男子是舊同事。
昨天回家翻看當日的報紙,
發覺他太太的事業創出高峰,
信心及心量都十分"光明性",
是一種"聖殿化"的傾向,
在保險業內是基本法,
每個人必需是一個從道德社會層面,
包裝得四平八悉穩亮亮麗麗,
然後作為一個"示範單位",
做就一種我們稱之為"藝術的說服力"的東西。
粗略來說,
藝術的說服力有別於實在的說服力,
實在的說服力是社會常倚賴的"証據",
而藝術的說服力就不需要這種支持,
例如一張畫,
主題是小說的人物,
比如"黃蓉",
於是,
當人們去看這張畫的時候,
就會說"十分像",
"一點都不像"的評語。
令你說出"十分像",
這就是藝術的說服力,
他可以自給自足,
不需要實事求事,
就能說服你,
當然,
畫家首先要"說服"了他自己。
當每個保險員每天早晨都嗌"我愈來愈好!!"的口號,
這個儀式就成為一種"藝術的說服力",
可以令客戶從你身上看到美好的光明,
從而獲取成績。
不過,
同時也為自己完全排除"負面"的情緒,
因為他們被培訓成不需要這種能量。
這是十分危險的一種設置,
在佛法中是一種斷見。
所以我個人十分反對"Life Dynamics "之類的培訓課程,
亦都屢次給他們"執手尾",
將出事的人從他們的"聖殿"釋放出來,
免至做成更大的精神偏頗。
不過,
人本身就有一種將生命"聖殿化"的傾向,
就如佛教的"如實觀",
講明非常非斷,
講明非善非惡,
但十個有九倨的佛教徒仍然將教義聖殿化。
在生活中,
我們亦一直以為自己是好人,
是好父親好丈夫好兒好孫,
直至偶然從生活撲面而來的較量中,
看出了自己的破綻。
問題是一下不能接受聖殿的崩漬,
就足以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