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早晨,
師傅仔一早就call我出發。
今次鎖定目標是他家對面的一座天主教安老院,
據他形容,
這家安老院平時絕不開放,
平時他經過時從鐵絲網外看見裡面美麗的花園內,
一些修女會在黃昏時份在石卵小徑上經行,
一邊唸著念珠,
一邊慢慢地繞場一周。
這幅景象一直深深地吸引他,
今天安老院作一年一度的開放日,
他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可以看看這座外表十分簡約而現代的建築物的真貌。
不過,
首先他就先要領教本居士的「乾坤大挪移」秘法,
在巴士站苦候了我半小時有多。
對於他早先從老餅口中知道我的迷走大法,
還以為是老餅誇大其詞,
為此他今天付出了代價。
本來從粉嶺出發為時十五分鐘的車程,
被我一招「三過其門而不落」,
在循環巴士線繞了甲乙總站各一次後,
師傳仔卒要用電話指導我下車,
才可師徒相見。
我甫下巴士,
他笑著說:「你真是輪迴到不能自拔。」。
于是我們進入安老院,
在前園內,
賣物園遊會正開始,
我們卻一心想進入心臟地帶,
穿過大堂進入建築物內,
沿接待處的大廳入內,
眼前立時一亮,
原來整座建築中央是個寬敞的中庭,
向下地庫的中庭花園有一個草葉雅緻的魚池,
裡面的錦鯉穿梭池中,
從屋頂中空的引光設計令陽光洒滿一地,
而且秋日的陽光很是玲瓏剔透,
整個中庭清幽而寧靜。
再看上去,
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園林設置,
應留白的地方留白,
應點落的地方點落,
一看就知是個高手所為。
我們遊走每一層每個角落,
每每都是驚喜,
即使連公公婆婆看電視的地方,
都窗明几潔,
留白的地方甚多又恰到好處,
現代的傢俱又十分具設計味而簡約,
在高明的引光設計引進室內的陽光,
真是美得令人心內柔軟。
師傅仔薰嘆:「這才是安老院,一點也沒有死亡病痛的感覺。」,
是的,
盡是閒暇幽靜。
從樓上轉至地下,
我們通過後花園的一堵曲摺的小牆,
牆以45度分成十來面更小的牆,
尤如一條半摺的小屏風,
每塊小屏風上都是純石色的耶蘇受難圖,
一直編成受釘十字架的小故事。
過了石屏,
看見一大片五彩的玻璃大門,
門半掩,
我們從門邊看進去,
裡面正是我們要找尋的教堂,
靜靜走進去,
簡單的木椅被陽光明暗地洒成畫中有畫,
我們安靜地坐在前排,
兩目相觀,
大家都明白已進「場」了,
這種感覺無分宗教,
是同一的透徹,
同一的明淨。
抬頭看見禮堂上一大幅留白的牆壁,
當中有一座十分現代感的耶蘇升天像,
背後的十字架高明地沒有作立體彫塑,
而是在白牆上刻出直線和流線形,
線條有一種向上的提拔感,
因為沒有明顯的十字架,
耶蘇像就更為立體而飄逸,
屋頂一列長窄的天窗將陽光及藍天引入,
真是一等一的採光高手!
整個教壇立時成為一個定境,
令人共時進入三昧。
我們師徒一直靜靜坐在這裡,
久久不願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