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左翼21」所搞的七一特刊。談到七一遊行,最轟動的當然是2003年那一次。當天,五十萬人在街頭,齊聲激昂地高呼「董建華下台」。當年遊行後,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推銷廿三條的主將葉劉淑儀相繼辭職。再有田北俊領導的自由黨臨陣轉軚,迫使特區政府撤回《國安條例》草案。董建華確實未做完任期便下台了,但那已是2005年的事。
當年七月初的政治風暴暫告一段落,輿論爭相解動七一動員。其中一個最廣為接受的是「中產論」。話說,七一代表著原本是政治冷感的中產的政治覺醒。之後胡錦濤在北京會見一眾大資本家,也叫他們要跟中產好好合作。董建華還搞出一個叫做「公共事務論壇」的中產論壇以收集中產者意見。
中產是甚麼人?現在不是做學術出版,不用審視社會學中的眾多階級理論。在香港,過去廿多年來,最能夠代表中產身分的東西就是置業。03年七一遊行,近因是廿三條和非典型肺炎;遠因是經濟蕭條。經濟蕭條,不論中產還是基層都是受害者,後者面對失業、被裁、減薪的機會還是比前者要高的。但有甚麼政策被認為是董建華的最大失誤?當然是「八萬五」!
說來有一點諷刺。當負資產成為社會現象時,即使沒有證據說明「八萬五」是推倒樓市的元兇,但「八萬五」政策被轟至體無完膚。但最初董建華在97年推出「八萬五」,要香港的置業率上升至七成時,反對之聲並不大。02年停建居屋,就是挽救樓市的「孫九招」之一。當時主流輿論也是沒有否定停建的決定的。今時今日,樓價高企,置業困難,主流輿論攻擊又說政府不插手幫小市民置業,乃係支持地產霸權云云。主流媒體批判之聲不絕於耳,最後竟然連港澳辦主任王光亞也要干預一下,復建居屋一事終見曙光。
這個社會要究竟要的是甚麼?又要樓市不「冧」,又要人人置業,又不要地產霸權!這是否可行呢?既然你要置業,那就會製造了樓市的需求,將血汗錢進貢予地產商。需求高自然價格高,樓市就不會冧。樓市高企,地產商賺大錢,呼風喚雨,地產霸權怎會倒?
換言之,地產商的財力與霸氣,與我們的置業需求其實不無關係。如果你已成功置業,恭喜你,你已成為了地產霸權的共犯!你當然不想自己成為負資產,你甚至希望自己的樓升值,好讓自己的財富增值。
我不是說置業是邪惡的,不是在呼籲各位業主快點賣掉自己的物業,以擺脫自己與地產霸權的共生關係。事實上,追求一個屬於自己的安樂窩、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居住質素、甚至希望藉置業以抗通賬和保障自己的退休生活,都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置業是以個人的手法去達成理想,而這且這理想的代價是很大的。這遊戲規則不可能締造公義社會,不可能讓整個社會的人都安居樂業。我們應該追求的,是用置業之外的手法,用集體的手段去令所有人都有安居樂業的可能。
如果這個社會不將土地和我們的住屋權當成牟利的商品、如果打工仔女有集體談判權去爭取追得上通脹的薪酬加幅,如果我們有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我們需要置業嗎?
說到底,主流政黨和主流輿論所關心的,還是所謂中產夢的興衰。這總中產夢背後的結構和危機,卻鮮有被處理。公屋問題和籠屋問題嘛……偶然還是會有人作悲天憫人的報道。但大家哀歎一輪後,總不會像置業一樣成為吸引我們目光的議題。事關在我們這個社會,最貧窮的無產者根本沒有任何設定議題的權力。
置業夢,由小到大都滲透在我們的周邊之中。是時候來解解毒了!
同你講段故:唔反對資本主義,係無得搞掂地產霸權 《七一反地產霸權特刊》之八
復建居屋,遏抑樓價? 《七一反地產霸權特刊》之七
「希望十年後,我還有瓦遮頭」—— 單身青年公屋租戶的自白 《七一反地產霸權特刊》之六
簡表:全球主要城市樓價佔收入比率 – 《七一反地產霸權特刊》之四
不買樓的中產 不當奴的空間 –《七一反地產霸權特刊》之二
「左翼21」是由一群有志於推動社會平等及進步的朋友所組建的平臺,以凝聚香港的左翼力量,建立和推廣左翼分析及主張。我們將透過討論交流、學習、出版等,介入社會時政,參與和支援勞工運動及社會運動。我們認為,一個理想的社會,必須顧及廣大勞動階級的福祉,維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消除性別、族群之間的不平等,同時尊重不同性取向群體的權利。這一理想社會,必須依靠群眾自下而上的民主參與和推動,同時需要不同群體透過共融互助來合力創建。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站:http://left21.hk/
facebook: bit.ly/left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