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的感覺是,為什麼像是處身於一個壓迫處處的地方?
「香港獨立媒體網」被控告誹謗的官司仍然繼續,結果難料。一旦敗訴,網站將要負上巨額訟費。這單官司對於網站的工作人員,已構成不少的壓力;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及藝術家程展緯,分別被不同的政府部門,限制其舉辦活動及創作的自由;繼早前梁東音樂節目被腰斬後,明珠台又有製作人員涉嫌因報導地下電台 FM101 被炒。這幾起事件與早前港台台長批評《頭條新聞》,以及陳雲專欄被終止等等,故然未必全都是打壓的舉動,但可以看到的是,我們言論自由空間的脆弱,或至少是我們感到其如何脆弱,以致於有捕風捉影的情況。謠言無論如何都會有,但往往是在亂世裡才會流行。
在權力面前,我們可以做什麼?特約記者今週跑到要「拆村」的紫田村,親身感受一下——看看200地政及警員落場,將一批明明還有人居住的房屋給復歸政府。沒有「真」記者證的民間記者,被警察擋於「封鎖線」外。持有「真」記者證,能夠近距離拍攝的記者,能夠交出什麼功課,朱凱迪的文章有清楚的介紹,以至於該文章在《明報》「登唔成」。拆村命令之下,連狗都不得安寧。
當然,空間是需要被開拓出來的。封閉的城市規劃,就自己就一份民間規劃吧,深水埗的街坊就這樣做到了。見官沒用,但訴求還是要說出來,民間報導的功能,就是不讓自己過份依賴主流媒體,而是自己把訴求說清,把官員的嘴臉記錄。
或許在這個沉重氣氛之下,也就多一點反思吧。《就是一場馬拉松——梁耀忠的社會參與》發佈新書及放映、左翼21主辦的《由1967到21世紀:近代香港抗爭系工作坊》及社運電影節,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