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Jones、朱凱迪、張潔平、Jeremy Yu 、梁寶山、Peter Ma
【編按:去年十二月,獨立媒體(香港)在 inmediahk.net 創辦八周年之際,聯同多個新媒體機構及關注網絡自由的團體,舉辦一個「民間媒體高峰會——新媒體爆發之後」,去思考香港民間媒體發展的總總問題,希望能整理出一些共同關心的議題,並探索合作的可能性。作為本地民間首次嘗試,短短一個下午,總共舉行了十一節討論會。幾經整理,我們終於完成文字紀錄,將於月內陸續推出,敬請留意。】
(獨媒特約報導)梁寶山先為論壇作基本簡介和定義。她引言指出,社交網絡Facebook 及Twitter 的出現成為焦點,主導了我們接收資訊的模式,但當中不見得為大家帶來一些新內容,只是將主流媒體的資訊再次複製,將內容無限擴大。例如維基百科不是去按(click)一個喜歡(like) 就是盡了讀者的義務。它要求網民作出更多的參與,提供一些資訊和創造新的知識。這樣的新媒體就比起那些以贊好的方式去爭取更多分別。
為什麼開始的時候會忽略了「網絡內容」這個命題呢?這是基於當大家討論新媒體時,總會不期然的做了一些假設,例如:新媒體一定是多元、自由、年青、具反抗性等,但實際不一定如此。她期望嘉賓能夠就自己的媒體作出一些比較,例如《陽光時務》,他們既有網絡平台,但同時又發行印刷品,而這兩種媒體是否真的存在分別,當中是否存在一種新舊之別?香港獨立媒體網(獨媒)本身以網絡平台為主,但與此同時有重回「派街報」的模式,這又是否代表一種倒退?
獨立媒體主席兼八鄉錦田地區報總編朱凱迪解釋,由網絡轉向「派街報」實質是一個進步。他認為互聯網是一個成本低的平台,當大家在主流媒體(如:星島日報、東方日報、經日報、TVB等)沒有發聲的位置,這時互聯網就提供一個能夠足有效動員的渠道。互聯網具動員力及傳播力,但與此同時它存在一定的缺點。例如網絡上傳播一個地區議題或運動,往往造就就一個跨地區的傳播,吸引到一大群不屬於當區的人士參與,於是要著眼於參與者的來歷背景,才能把事情做好,或發揮功效。 又如,居於香港區的人要發表意見可以到政府總部示威;關注大埔龍尾的保育問題的,會先在網上集合一眾關心這個議題的人然後到政總發表意見。但原來這些人在大埔是沒有他們的位置,他們的信息也不能廣泛的在該地區傳播。在這個情況下,地區報紙能填補一些位置,雖然地區報紙有具體的區域限制,但就能有效地針對該區的問題,作出有效的宣傳與動員,真正將資訊傳播於當區的圈子。
技術上的進步原來可以是一種倒退,而傳統的方式反而有助公民社會的多元化的理想。獨媒的方向是找出針對性群眾,這是屬於一個「在地的」,即地區性的群眾。
Jonas(女同學社 / G點電視)謂,女同學社與獨媒相反,他們是由一個具體的事件開始,針對廣泛散佈的群眾。女同學社在2008年創立了網絡同志電視台名為《G點電視》,內容主要以性別或同志議題為主。多數以議題會配合影像,與社會運動有一個磨合或互動,例如之前的家暴條例及淫審條例就是以這個模式來製作。除了以議題模式操作,它亦會以社會充權的方法,以同志的身份與角度,以影像去呈現他們的政治觀點和平日的生活方式。例如「TB廚房」這個系列,很多人對於TB(喜歡作中性打扮的女生)的想像都是扣連異性戀中的男性角色,Jonas指有不少朋友對於TB都有誤解,經常會問一些令人覺得可笑的誤解性問題,例如:TB有沒有月經?女同學社很想打破坊間將TB與異性戀男生扣連,於是製作了這系列,目的是想表達其實TB都會下廚,她們不是大家想像中等同於異性戀的男性。
他們希望透過影片影像去摸索「G點電視」的發展空間及找尋應針對的對象,也不斷摸索不同的題材與拍攝方式,例如他們會記錄一些主流媒體不會做的報導,如同志遊行,這個遊行其實在第一二屆時,並沒有主流媒體報導過。因此他們希望透過G點電視這個平台,拍攝整個活動的過程,包括每個嘉賓所說過的內容,上載於網絡,讓有興趣的人觀看,使他們可以初步了解同志運動的進展,避免依靠主流媒體單一片面的描述,而影響大眾對同志的理解。
最近《女同學社》與《主場新聞》合舉辦了一個名為「TVB恐同劇集」選舉,綜合了接近30年的劇集,發現劇集中一旦有同志角色,他們的故事大多是「偷呃拐騙」或是「由攣變番直」。這些不真實的故事卻經常出現在TVB這些主流媒體中。因此他們希望將媒體與社會運動聯繫或結合,他們不是單單去記錄同志運動,也希望肩負帶領或開拓的責任。
梁寶山隨即回應女同學社的例子,為今次論壇帶出了一個重要信息,就是主流媒體對小眾議題及弱細群體曝光是不足,或其探討的方式是片面的,這令到新媒體要對主流作出一些對抗。那麼,如果不從事件出發,而是從技術或一種平台出發,如維基百科(Wikipedia)是否可以創出一個多元化的媒體模式呢?是否可以推動一個多元社會?是否可以創造新的資訊平台? 使用維基百科的人會否由一個用家變成資訊提供者呢?新媒體的門檻會否很高呢?
Jeremey以最近有論文探討 《大英百科全書》與《維基百科》的可讀性作為切入點。前者的可讀性固然比起後者高出許多,但在一些非常專業的題目,由不同地區的專家或擁有博士學歷的作者共同提供資訊的維基百科,它的準確性卻較前者高。大英百科全書以一個「History of English speaking people」的角度來寫,比較單一,欠多元性。
維基百科其實是禁止原創的,原創研究很難透過管理員審核,例如學者薛鳳璇的朋友寫關於「三路會」的文章,但這個題目是目前主流中相當少談及,這類資訊在這裏是沒有空間,反而應該發表到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或獨媒。當大家都以為維基百科這類新媒體是所有人都可以編輯,但其實它比傳統媒體要求更高,更保守。大家都有一個共識是,沒有5000人知道的資訊就不要放上去,中文維基的內部共識是所有事情都要有來源根據才可以發布,要在主流媒體有報導過的情況下才可以通過。可以這樣說:出自《星島日報》、《明報》的可以要,《蘋果日報》也要考慮,來自天地有正氣的獨媒文章也要考慮,作為維基的編輯,他可能比起香港任何一種報紙更為保守,參考資料來自一份報紙不足夠,要多份才符合要求,要列明出處,跟學術論文差不多,因此其實這類所謂的新媒體,不是真是讓任何人發表資訊,其實它們的門欄很高,這是理想與現實的一個差別。英文維基百科其實都會有錯,把關的人是來自冰山的一角,你不知道誰是管理者,也不知道他如何作出過濾。因此維基百科實質也是一種保守的媒體。
這種媒體理論上是想收集所有人的意見,然後讓讀者自己判斷,但實際上有人沒有機會發表其意見與資訊。不要覺得網上就是一個低門檻或生產性的媒體。不過理論上維基百科的確提供一個架構讓知識可以存入。
Peter回應梁寶山,提到創意共享其實是用以對抗主流,這個主流是版權世界,現時我們在報紙或網絡上所發表的內容已經受到版權的保護,其他人不能完全照抄成為自己的內容,抄襲的內容多於十分之一就已經算是犯法。他認為現時的版權制度太過限制,影響人類知識的傳播, 知識的產生是源於「天下文章一大借」的模式,因此真正的原創是萬中無一,維基及共享創意(creative common)所做的就是鼓勵知識傳播。放寬版權為大家提供一個空間吸收不同知識,大家不介意分享,才能創造更多資訊。傳統上,除非作者自己在書中列明歡迎轉載,除了佛經、聖經,很少書目會這樣做,不是他們不願意而是不知道有甚麼方法可以有效分享,但網絡出現改變了分享模式,擴寬了知識的天地。現時釋放得最多版權的是相片,透過CC條款可供人下載的相片超過百多萬份,例如大家在 flickr.com只要找到有提供CC的相片就可以使用,當然要符合某些特定的條件,一般來說只要列明拍攝者便可。以CC條款開發版權已經有十年, 麻省理工大學在4年前開始利用CC條款將大學全部1800門的課程上載到網上,受他們推動,現時全世界有更多大學將課程上載,讓更多人分享知識。第一代是文字版本,後來發展到上載教授上課的錄影,而第三代是網上課程,有興趣者可以觀看課程錄影,持續上8星期課,然後做功課 ,交論文,完成這個網上課程可以得到相應證書。在台灣,網上課程取得合格成績甚至可以計算成大學的學分,用以報讀大學課程。因此他覺得媒體其實沒有分主流或非主流,重點是我們如何使用這個媒體。
張潔平介紹,《陽光時務》是一本繁體字的國內時事雜誌,感覺像發揮了文化翻譯的作用,讓大家去了解中國。她認為編輯本身已經代表著一種多元性,因為她們結合了來自中、港、台的編輯;而本身這個媒體平台所做的新聞包括了: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不同地區的新聞以及國際性新聞,這已經是傳統認知的多元。不過,新媒體所謂的多元不是指傳統意義上的內容多元。
她瞭解的多元是時間走向的,信息的自由流動會為給社會帶來極大的變化,例如香港的反國民教育、埃及的解放廣場引起的回響。她們希望用香港的言論自由去做一些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在訊息高速流動之時,可以有效推動社會運動並保留有用及整理又多又亂的資訊。這種整理不是為了即時的改變,而是為了歷史,要保存具價值的東西,就像用一張相片把時空定格,然後詳細地說明解釋當時發生的事情及背後的故事一樣,是對歷史的一個保留。她思考到各類新媒體廣泛的出現,記者的存在價值是甚麼?她覺得記者還是有其角色,她們是立於一個觀察者的立場,去了解、考慮、發掘各方面的聲音。譬如說:烏坎村的故事,其實村內年紀介乎19 至20 歲青年,他們非常懂得利用新媒體 ,如Facebook、論壇、微博等去發佈關於他們自己的信息,可能根本不需要記者,他們都得到廣泛的目光,他們有足夠空間去推自己的新聞。於是記者嘗試訪問與村民持反對意見的黑社會老大,但遭到村民的批評,因為黑勢力並不代表村民聲音。張潔平指每個人對於媒體的理解都不同,烏坎村民理解的媒體是幫他們做宣傳,而記者所理解的媒體是做一個全面的報道,因此要瞭解各方面的聲音以觀察者的立場走訪新聞。
張潔平並不理解甚麼是香港的主流,她解釋因為她在內地出來,在國內,聲音會被權力強制從社會中消失,然後繼續存在的聲音就是主流。香港主流是八卦新聞?還是紅色報道?她不知道。陽光時務的電子版很精美,但還是發行紙張版,他們當中以來自中國內地編輯為主,言語風格都比較像內地,但在香港依然賣得很好 ,接受程度超乎想像。她們還會經常收到不少香港記者、獨立作者的投稿,因為香港媒體並沒有空間讓他們發表。雜誌的命運不斷挑戰她對香港主流的理解,所以主流是甚麼?她們只希望可以做到獨立。雖然背後有老闆,但他還是努力希望雜誌不被財團壟斷。因此獨立對於她們而言是重要的。
觀眾講者交流時段
觀眾: 香港人要瞭解國情,要接受國情教育 ,維基要做多一點,要先瞭解清楚所寫的內容背後的文化。例如,研究意大利文化,要懂意大利文,這樣才能深入探討一個題目。因此他質疑維基根本就是不客觀不中立的,因為作者根本不理解自己所寫的內容,寫的東西都是片面性的。
Jeremy:理想與現時很多時不相符,中立客觀時理想模式,但有時出品未必一定如此理想,因此大家需要合力去建構,維基這類新媒體完全接受大眾去編寫、修改、更正內容,所以當大家發現有問題就不要投訴,自己動手去改就是。編寫者也要持一種接受他人的修正及挑戰的心態 ,因為這個媒體的運作模式就是這樣。
觀眾:陽光時務為甚麼出紙張版?
張潔平:電子版剛出版時,在免費階段有很多訂戶,但收費後訂閱人數下跌(約十分之一),這樣不足以支持編輯部的運作,而且製作電子版投非常大,除了文字還有影像,做深度新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需要5年左右才找到可持續盈利的發展模式。加上傳統紙張還是賣得很好。
另外,她們希望善用香港的言論自由,多做一些兩岸三地較少接觸或不能做的內容,希望國內人民可以看到這些很重要但沒有人知道的新聞。新媒體好像是衝破封鎖的好方法,但事實上防火牆的強度比起想像大得多,國家機器要時針對你,要做封鎖,你是完全沒有機會發表任何東西,所有帳號都會被封鎖。而紙張版還是能夠帶回內地的。各方面証實了原來越傳統的方式,越持久。
編輯:方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