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從農業社會開始,平民通常終其一生,都會生活在出生的地方附近,很少會有機會出門遠行。
在歐洲,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1300年。在這年,羅馬天主教教宗博義八世發表教宗詔書,將該年定為聖年,凡在聖年到羅馬朝聖的信徒,可以洗淨罪孽。於是,大量的信徒出門遠行。聖年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教廷和羅馬附近的教士商人們立刻就感受得到了。歐洲人從此發明了「外地會議」,讓一群原本各散東西的人,為一個共同目的,出門遠行到某地聚集在一起。*
雖然博義八世原本設想每一百年方有一次聖年,但這個「外地會議」是如此成功,巨大的經濟誘因的確強到可以扭曲時間,五十年後(1350)就到了第二個聖年,而第三個聖年更只是四十年後(1390)的事。
到了現代,「外地會議」仍然是重要的出門遠行原因。每年一次的「維基媒體國際會議」,可算是現在最重要的國際性會議之一。今年的維基國際會議在八月九日星期五於香港開幕,大約八百位「維基人」(意指是指在百科全書網站維基百科上撰寫條目、維護站務的編者),一連幾天,會聚集在香港理工大學,一起交流、工作和社交,討論維基百科及其他子計劃的方向和發展。
公元1300年歐洲正值多事之秋:博義八世和當時法王腓力四世之間源於「君權神授」這個概念的激烈鬥爭(1303年,博義在渡假時,被腓力的大臣虜獲並掌刮,雖然三日之後回復自由,不過已經被嚇至魂不附體,一個月後就因腎石病死了),和之後羅馬天主教教廷被移至亞維儂並置於法人控制之下。
其實今天也是一樣,中港台三地的維基人共同使用和管理的中文版維基百科,也因為三地文化不同,有正體簡體字之爭(結果用非常聰明的自動轉換系統解決了),同時亦有港台維基人投訴大陸管理員時昭濫用編輯權限,無理刪除條目,更曾經七次提出罷免時昭的管理員資格。因為時昭的支持者眾多,發生在中文版維基百科的文化之爭,在短期內是不會有結果的。†
香港維基人在爭鬥中,也不是處於絕對劣勢。首先就是香港的國際性和言論出版自由(雖然今天在大陸境內是可以存取得到中文版維基百科,但仍然受到中國防火牆GFW的限制,如果條目有被禁的關鍵字,整個條目也會被禁),香港維基分會的成員,絕大部份中英文流利,可以在中文,英文及粵語版的維基百科編寫條目。
聚集、組織和訓練中文維基人社群是一件細水長流的工作,香港維基分會不久前向國際總部申請資源,希望建立全職職員團隊,方便全力推行計劃。可能是這個發展計劃太過雄心壯志,由之前只有兼職員工的蚊型預算一下子增加至每年一百六十五萬港元,最後是被維基總部的資金發放委員會以沒有往績的原因否決了。雖然這個挫折對香港維基分會有一定打擊,不過成員們很快就重新振作,首先迎接國際會議這個挑戰。同時,他們亦開始大力推廣介紹維基百科編輯工作,借著新引入的Visual Editor(解決了以往複雜難明的wiki markup)的機會,希望引起香港網民的興趣,加入成為維基編輯。
中世紀的歐洲人朝聖目的地,通常是宏偉的歌德式大教堂,以讚頌天主的大能。因互聯網這個偉大科技而得以成就的偉大文化教育計劃維基百科,或者可能有天會在被譽為「廿一世紀的大教堂」††的LHC(Large Hadron Collider)所在地瑞士日內瓦,舉行維基國際會議,檢視廿一世紀人類的知識和文化。
* 基督教朝聖之旅其實一早已有。在羅馬帝國時代,教徒已經出門去以色列朝聖,而十字軍其實也是一個朝聖之旅。有別於朝聖,「外地會議」是指一群平民有組織地同時前往同一地點聚會。
† 百無一用是書生, 香港網絡大典
†† A cathedral for the 21st century, Krauss L, New Scientist 9/18/2008, Vol. 199 Issue 2673, p48, http://connection.ebscohost.com/c/articles/35014851/cathedral-21st-cent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