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經濟問題以外的公義──港種族政策

(文章刊於十月二十九日《星島日報》A18版)

特首發表本年度的《施政報告》,嘗試為香港正面對的三大問題:環球金融海嘯、食物安全、環境污染,找出解決的方法。整份《施政報告》在經濟、民生、政治議題皆有着墨,乍看之下是務實而全面。然而,香港一些快要被人遺忘的社會問題,這份《施政報告》又有沒有提及?少數族裔的社會問題就是其中一個——由於非中國籍香港人只佔百分之五,官方的立場是「香港沒有少數族裔」,大量相關的議題被政府刪去。銳意建立和諧多元的政府,經常忽略一這小群公民,拒絕提供幫助他們適應生活的措施。

環顧世界各地,少數族裔問題在全球化急速擴張之下,都是最重要的議題之一。以歐洲為例,一九一九年,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Wilson)在巴黎和會提出「民族自決原則」,意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是民族政府的現代概念基礎。儘管這個原則可以減少世界大戰的族群張力,但無論在一戰還是二戰的重建工作,總會有新的族裔因重劃國界而變成「少數」,例如南蒂羅(SouthTyrol)是一個說德語的社群,在奧匈帝國被盟軍消滅後,成為意大利的一部分;還有西班牙的巴斯克獨立解放組織(ETA)、法屬科西嘉島(Corsica)及南蒂羅的各種爭取獨立的暴力運動,相信對不少人來說都耳熟能詳。

雖然,現時歐洲的少數族裔問題已經大量解決,然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再一次挑戰民族政府的模型。老化人口持續增長,大量歐洲人在各國間移居,當地政府並未做好迎接大量新移民的準備,令族群間關係緊張。近年,國際新聞如丹麥報章的諷刺漫畫、法國一個法籍穆斯林集中地發生暴動,明顯指出了族群間的張力。調解措施如承認法定語言、尊重多元文化,成為加強政權認受性和穩定性的必要政策。

香港雖然今年七月通過《種族歧視條例草案》,但很多問題並未徹底解決。總結近半年的新聞報道,少數族裔一直面對三大問題:

升讀大學機會被剝削
少數族裔學生礙於環境因素,往往因為中文科成績不達標,而錯失升讀中六和本地大學的機會,甚至因為溝通問題,難以找尋工作。隨着教育局推行新政策,他們可利用其他中文科的考試資歷,包括英國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考試(GCSE),替代公開試中文科成績報考大學。然而,只有小部分中學清楚這項政策,有學校甚至拒絕招收少數族裔同學升讀中六,阻礙了他們升大學的機會。因此,要徹底解決問題,需要教育局作中央統籌。

使用公共服務遭歧視
過去少數族裔使用公營服務常受歧視,以公立醫療服務為例,由於沒有翻譯,部分不諳中英語的少數族裔求診時未能和醫生溝通,致延誤醫治。立法會於七月否決《種族歧視條例豁免語言歧視條文》,未來公私營機構都要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合理的翻譯或傳譯服務,確保他們得到公平對待。

言語不通致求職困難
少數族裔求職時,往往因為言語不通而受到歧視。由於他們普遍不諳中文,英文又不太流利,所以僱主都拒絕聘請他們。即使部分人在家鄉有大學學位,但資格在港不獲承認,只能從事低收入工作;也有在致電求職時,因懂得說廣東話而獲聘,但當僱主得悉求職者不是中國人,便立即推翻承諾。由於他們在港工作,即使薪酬較低也比家鄉優勝,所以他們遇到不公平待遇時通常既不反抗也不回鄉。本年度的《施政報告》提及最低工資法案傾向包括所有行業,這或許可以令少數族裔同時受惠。

以上問題,看似只是少數族裔的事,也無關當今重大的金融經濟。然而,即使香港是華人主導的社會,但作為國際城市,便應該對任何少數群體提供最基本的尊重及保障措施,這是公義。香港少數族裔的問題頗為複雜,殖民地歷史留下一班已定居的富裕外國人,他們不用接受政府資助,也沒有興趣和社會融合;伴隨英國人前來香港的尼泊爾或其他少數族裔,卻已在此落地生根。他們比一些走難南下的中國人更有資格稱為香港人,卻因種族不同而不獲接納。這一切都與香港社會息息相關,絕不能把關於他們的議題都刪去。本年度的《施政報告》沒有提及少數族裔問題,而種族歧視條例需要大半年去草擬守則,我們期望經過一年的觀察,政府可以在相關議題下點功夫,跟進他們融合社會的情況,創建一個真正共融多元的國際社會。

Roundtable成員
何子豪、趙思緯、李祖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