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給通識班同學的第一封信

給通識班同學的第一封信

現在,是凌晨四時,幸好明天是星期六,不用上班。否則,我一定又會語無倫次。

在剛才的一個夢中,我看見大家。不用多說,大家的樣子也很困窘,而我,則流了一身冷汗......

很久沒有試過這種不安的情緒,真的太久了。對上一次,可能是剛接手中五中文重讀班的時候......當時,正是我第一次打算教「周式作文法」的時候。

老實說,正如我在上一課所說,我十分擔心我們現在的情況。似乎「磨合期」比我想像的要長。為何我有這樣的想法?也許大家困惑的樣子太「深入我心」了。老實說,我仍未習慣有同學在上課時睡覺/聊天。我認為一定是我的教學法出現問題。對不起,多疑的我已多次向同學查問 (在此先向各位給我騷擾的同學致謝/歉)。加上連番反思,不能缺少的當然還有我的好同事如黃sir和Miss Chan的寶貴意見。如此這般,我查找出一些不足之處如下:

問題和機遇

1)      班級結構 --- 來自不同班別的大家是否已經認識對方?現時的分班主導的分組方法除了方便大家討論以外,能否讓大家在學習過程中,透過與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同學溝通而產生新的思想沖擊?我真的有一點懷疑。

誠然,同學來自四班不同的班別本來是有好處的。試想像一下,在討論例如「大學應否取消一些不受歡迎的科目」等問題時,修讀中史的和唸經濟的角度又豈會一樣?很可惜,目前的情況仍是「山頭主義」,「各班各自為政」。

其實,要解決也不是太困難的,例如我可以嘗試為重新編排上課座位,但工作分組不變。(最起碼也應該讓各男子組成員「一親香澤」吧!) 當然,我也會擔心重新適應新組員的問題,但我仍堅信,假如有意參與課堂討論的同學的數目夠多,問題應該不大。

2)      課程內容及其他 --- 無可否認,在課程的設計上,我有揠苗助長的傾向。十五節的課,四十多篇文章,可能比大學課程有過之而無不及。還有那些專有名詞(當然包括最最最乞人憎的資本主義)。對於設計上的失誤,我深感歉意。

但平心而論,我已努力克制自己,每堂只講一個核心,不敢橫生旁枝。例如第一集,我問教育是什麼?大家認定是培育知識,而我卻告訴大家:鼓勵學生積極讀書(Learn to learn)也是一個可能。而在第二集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教育向被視為社會的投資,於是決策權在於政府,而香港的政府一直是商人主導的,所以我們的教育政策一直是以服務商界優先的(即茶道與電腦的取捨)。

我亦不可否認,在堂上我可能問得太多,亦時常破壞大家的思考模式和故有觀念,又忘記放break,甚至沒有一份標準答案筆記(連board都唔知抄唔抄好!!!) 但我也想再次邀請大家在不明白時舉手發問,這是你的權利。我也不會知道誰不明白哪一句。假如你覺得我有說錯的地方,請隨便攻擊。我是會接招的,也不會在閣下之平時分和操行分中間動手腳。

選文方面,我已盡量選擇較通俗和layman的dummies to dummies系列 (溫馨提示:不明白此字之義,敬請查問)。當中好些作者是有趣的人,例如第三集選的袁兆昌,你看過他的「超凡學生」嗎?另外,第一集那篇「我的志願」你有沒有看?某日,看見我在閘口當值的時候,可失驚無神在我身後告訴我你小時想當明星,依家只可做纖體之星的「爛gag」,反正你是誰我還未曉得(唉!)...其實,你也可以在堂上質問我教學是否為錢。也可問問本校其他「星級偶像名師」或你父母的兒時夢想,再對照其成長心路歷程,這也是一份不錯的功課。

小結

最後,想告訴大家的是,我會鍥而不捨地痛擊大家的頭顱。我會問一些令大家面紅「O咀」的問題。我也不會為收視硬加「爛gag」和心口碎大石。而我亦會盡力令你想知道我罵麥當勞和迪士尼,不穿耐克和不吃魚翅的原因。當然,如第一集所說,目前的當務之急,是令閣下不會視「從三樓到七樓」為畏途,也不會在上完課後,連桌椅也不收拾便奪門而逃......

後記 

誰也不想自己寫的東西石沉大海,假如你有同理心,可直接把意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期望你的回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