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精選:財富與文化不均

By: 何惠儀     
       
二○○五年五月十八日,國家總理溫家寶在北京財富論壇上向全球傑出商業領袖提出對貧窮的關注。除了回應人民幣扁值及知識產權兩個主要議題之外,他更提出一個全球都應關注的問題:「財富不單是在乎經濟狀況,亦關乎文化。我們重視經濟發展,也需要關心佔據人口一半以上的貧窮人。」「假如社會沒有進步,就不能滿足人民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社會就會出現不穩。但是,假如財富分配不均,大部份財富落在少數人手中,社會同樣會面對不穩。」

貧窮問題在人類歷史中一直未有完善的解決辦法。今日,所有人仍然努力消解貧困,為自己也為他人的福祉。

貧窮在不同地區以不同形態出現。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貧窮人無衣無食無水喝,連基本生存問題也不能解決,這是絕對貧窮;在先進國家,有人生活質素及不上平均水準,只能佔用社會上最少資源,成為社會的弱勢,這是相對貧窮。

絕對貧窮距離我們較遠。面對各種新聞和影像傳來的呼籲,多富裕的善長人翁亦愛莫能助,縱使每年盡力捐上一筆款項,助養一兩個家庭,稍為慰解良心,但少少沙石始終不能填滿大海。

大多數居於先進社會的人,最常遇見或害怕的,是相對性貧窮。先進社會設立福利制度,保障國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所以無論生活多艱難,相對貧窮的人仍然有屋住、有飯食、有衣著、子女亦有書讀。由於他們未至於受飢餓折磨,所以有人會說在富裕社會裡不存在窮人。

溫總理提出的財富不均問題在發達社會特別顯著,貧窮和富裕人佔用的社會資源相對比例差距很遠,問題日益嚴重,已經波及到社會公義問題。最貧窮的人都替最富有的人工作,但是貧窮人的問題不會因此而解決,反而最富有的人可以因此比以前更富裕。

同一場合,意大利名牌製造商Prada集團總裁對於經濟發展有另一種看法,他認為未來十年,中國的勞動人口工資仍然偏低,關稅和匯率亦將會下調,是企業善用廉價成本的良機,同時,中國人口的消費習慣亦將會改變,集團的生意額在未來五年將以倍數增長。他對冒牌貨有這樣的看法﹕「我們從八十年代起便被別人抄襲,這是成功的記號,有些公司對於商品沒有被抄襲而感到難過。中國剛從社會主義走向經濟掘起,是需要更多就業機會的。」

不是所有名牌廠商都反對冒牌貨,反而冒牌貨間接地提昇他們高不可攀的形象,使人人愛上它,但只有少數精英可以擁有它,得不到的,只有在虛假的外殼中尋求慰藉。名牌貨品有意無意地成為相對性貧富懸殊的文化符號。

這的確是溫總理所指文化需要缺乏。掌控最多財富的人,亦會掌控文化方向,即是說,在貧富懸殊的社會,文化發展漸漸從大眾落入少數人士手上,社會亦從多元化變得單一。

在先進國,貧窮的人付不起昂貴的代價購買一隻名牌手袋出街,以致不能獲得名牌世界的文化認同。我們不必靠名牌生存是事實,但是,名牌文化已席捲各先進發達社會,漸成主流文化,沒穿戴名牌貨品上街的人,會變為社會的少數,失去自己的文化定位,變成文化貧窮人士。有人明知負債纍纍,仍不惜付上驚人利息,用信用卡簽脹購買名牌,最終陷入經濟困境。

抵禦這股文化勢力,是要付上代價。

聖經教導人要照顧孤兒寡婦,熱心行善。溫總理雖然不是基督徒,亦十分關心貧窮人口,信徒對貧窮問題的回應,不該比他落後。信徒被呼召關心弱勢的人,無論是物質或精神貧乏的,都需要關懷和福音。傳揚福音的同時,實在肩負起文化使命,讓被主流文化綑綁的人得著自由。信徒的生活不受流行文化牽扯,仍活得精彩豐盛,未信的人就會看到真理叫人得自由的見證。

我們不一定要像苦行僧一樣,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但是我們可以堅守真理,拒絕一些流行文化,作出自由的抉擇。世界用衣食住行工作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和成就,聖經卻教導我們謙卑不以貌取人;世界奉行功利主義,人人都想接近富豪權貴、公司總裁,對清潔工人卻會愛理不理漠不關心。受聖經文化感染的人卻會欣賞每人的專長和貢獻,同時亦承認每個人都是罪人會犯錯,都需要救贖。

我們不必要成為畢加索,在文化藝術上作出革命性的創新,但是最低限度不要做個不加思索的人,反而以堅定的基督信仰立場面對生活一切選擇,活出基督信仰的文化,同時為社會上的文化貧窮人士祈禱。

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時代論壇時代講場,24.5.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