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Hehe團、明星與政治力量(一)

Hehe團、明星與政治力量(一)

(圖取自學聯Facebook專頁)

首先,我要先澄清一下。其實HEHE團不單純屬是腐女的團體了,而這句話有兩項意思。

一、 HEHE團的受眾已不限於女性,他們可以是中毒已深的專業腐女,可以是拜倒於Lester迷人風采下的小妹妹(註:專業腐從不以貌取人,所以是不同組別)。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HEHE團的粉絲不限於女性,約有一成的成員其實是男性。我們還會發現,即使是反對同性戀的人(如基督徒),也會是HEHE團的成員,(當時人認為)兩者無抵觸。

二、 HEHE團所討論的,也不限於CP(配對)的圖文,更有時事、民生和政治的討論。下文會再論述到,HEHE團其實已經成為新一代集合次文化的形象代表,同時也整合了社會民生受壓抑的情感。

很多人(或者腐女本身)會認為,於團中所要「捍衛」的是兩位男主角之間至死不渝的愛情。這個甜蜜夢幻的幻想世界令她們可以沉醉當中去抽離現實中壓力和抒發對愛情的慾望。筆者不否定這點,但筆者認為此團的發展更能反映出「腐文化」已經不再是一種受壓抑的次文化,而演變成一種當代的流行文化:一種HEHE化政治領袖,且大眾普遍接受的主流文化。

早在HEHE團出現之前,我們已經有奧巴馬和習近平的經典照片,其後由「捍衛為廷飛帆戀情開花結果粉絲團」到「捍衛lester alex佔領巫山Hehe團」,愈發愈大的轉化証明了社會、媒體對這種偽同志文化*的接受能力一直提高。在政治人物的明星光環下,這種文化更能被帶到檯面上討論。

*註:HEHE/腐女/腐男並不等同於同性戀者,腐只是幻想男男之間的愛情,而本人通常其實是異性戀者。

回歸正題,我們到底是不是在「明星化」他們呢?

答案是肯定的。即使腐女主觀地認為他們只是在自己的專頁中幻想而不去騷擾本人,但從傳播學的接收理論而看,他們的行為正正把男神推向明星光環的中央。先聲明, 筆者不認為這是學聯的公關技倆:HEHE團的走向發展是不能預料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更可況他們只是學生,要利用這種技倆來營造公關效果也太超出他們的能力了。(其實這年代政治人物和明星的建構其實也不差很多..)

明星是什麼呢?其實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引用勞拉•穆爾維「主體、客觀、快感」中的論述,我們觀看「明星」的快感是融合了自戀和偷窺的慾望。HEHE團中一眾粉絲看到男神(不論是吃飯演說行路也好)的相片都會先尖叫後起哄再瘋狂留心心,活活的展演了明星文化中的「光明正大地偷窺」,及後再演變成自己拿起相機出去實地「採訪」更証明了這種心態。

對非腐者而言,在這場運動中,筆者相信大家都有想過:「如果我是Lester,會是怎樣怎樣…」明星文化就是充斥了現實與不真實的矛盾,滿足了出大家心中的自戀慾望。

以上兩種心態一結合起來,產生了觀眾「追求」的一個角色,就成為了他們心目中的「明星」了。

那HEHE團是如何和建構明星形象扯上關係呢?我們得大大歸功於Facebook。

以往明星的形造都是單向的模式:粉絲追捧明星的產品達致消費(spectacle and performance)。而我們在這場HEHE新聞中可以看到一個模糊了的界線:HEHE團的粉絲在粉絲團的創作,通過媒體,影響了當事人的行為舉動 (一種反饋)。這種反饋,令當時人與粉絲有一種間接的互動影響。要分析互動影響力的話,筆者舉個「直接」的例子:看到「這篇真是太痴線了」,簡直是暴動。HEHE團在另一方面,也破壞了粉絲只能等待偶像的單向模式:他們也是製作者,也是「記者」,也有參與製作偶像的產物。

因為HEHE這種文化是建基在「我們都知道這不是真的,但我們就是要幻想」的前提下發展,即使是價值觀上不認同同志文化的觀眾,也能夠被吸引得到。對於他們來說,這不過是一個實在耐人尋味的玩笑。在蘋果專業「放大」軟新聞的催化下,看到一個迴力鏢效應—受唱捧的團友分享了媒體對他們的報導而受「鼓勵」,媒體(也包括某些政治人物)看準HEHE團創造的軟新聞潛力來吸收人氣,各取所需。

Lester本人說過不太認同HEHE團把他們明星化的現象,好像專取了別人的辛勞自己拿了光環。筆者相信,即使如此,那些真正真心付出過的同路人不會介意,只有那些心中圖謀盤算的人才會介意自己的名氣。政治本來就要領袖,名氣就是政治人物的籌碼。不論有多不認同他們瘋狂的行為,但他們確實是最真心的人(他們不是盲目追星的,有看到很多善意的批評)。老實說,在往後的日子,不論精神上還是政治實力上,你需要他們。HEHE團擁有的政治實力,我們下次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