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you hear the students sing?](/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經歷這個暑假,學校、學生們已經不一樣。已不能、也不用去回頭。
大學生罷課,是大家都能預期的。沒想到的是,中學也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學生運動;某程度上,他們甚至比大學生更前衛及敢於創新。
在香港,津校的學習風氣比較傳統,規矩多多,遠不及大學般自由。但這群十幾歲的小伙子,仍能在束縛下尋找發聲空間,早操前作人鏈、午膳時間發起小型請願,甚至主動進佔開學禮的傳統儀式。部份學生,也懂得跨校連結以壯聲勢。
不難想像的,是許多年輕人暑假時參與各項請願活動。但這次不是暑期活動,不會因為開學而結束。他們將行動帶回自己學校,真真正正做到「遍地開花」。
大家試試回想,我們在十五、十六歲時,在學校究竟在做甚麼?
在我們這一輩,中學生較大規模參與的社會事件,相信要追溯至30年前的天安門事件。但當年行動的深度及投入程度,我們都遠遠及不上這一代的小伙子。
對學校或家長來說,這是一個挑戰,但並不是一個麻煩。
這一刻,應該到我們大人去學習了。當發現年輕人想法和行動脫離了我們既有框架,我們要學習怎樣去應對。
面對幾十年來未遇過的學生行動,不少老師堅持着關愛及支持;但也有管理層顯得愚昧和手足無措,意圖以懲罰來打壓年輕人。有些建制派更可笑,將問題歸咎於通識教育。
我們不是一直希望,學生們能夠獨立思考嗎?現在他們有自己想法,你不是應該感到高興嗎﹖難道到這一刻你們才發覺,原來自己希望擁有的下一代,只是唯命於現有制度的奴才?
你說他們抗命也好,覺醒也好。現實是經歷過這三個月,他們已經改變,也不可能再回頭。
有些人批評,年輕人破壞了幾十年才建立好的秩序。某程度這說法沒錯,但細心想想,我們為下一代確立的,真是那麼美好嗎?貧富懸殊、社會不公、階級流動封閉,連蝸居空間也沒有。我們還好意思要下一代去完完全全承受我們建立的一切?
別以為我是完全支持學生行動。其實,部份年輕人作出的破壞行為,我至今仍認為是過火甚至錯誤的;但我明白,年輕人不會、也不應跟着我們的步伐及軌跡。世代之間可以有爭論,但不應該是鬥爭及打壓。
遺憾的是,統治者似乎至今仍未察覺巨浪已在蘊釀。當政府連最基本的獨立調查也不肯做、以為替監警會化一點粧就能瞞天過海時,他們是否有心理準備,我們未來需要作出的社會變革,程度要比100個獨立調查委員會更深入、更廣泛?
學生正在歌唱,你聽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