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記者協會2019年度言論自由年報—紅線扼殺自由
香港記者協會今日(7月7日)發表題為《紅線扼殺自由》的2019年度言論自由年報。主席楊健興在發布會上表示,香港記者在過去12個月面臨一系列的挑戰,這些挑戰對本港新聞自由及表達自由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
報告分析並記錄了過去12個月的事件,包括現時暫緩的《逃犯條例》修訂、香港外國記者會的一連串事件以及流亡作家馬建一度被大館取消講座事件。這些事件加深了本地和國際社會對香港的新聞自由及表達自由的憂慮。
儘管香港政府曾承諾維護新聞自由,政府透明度和高官問責制,記協認為政府在加強制度保障方面所做的工作很少,其中包括訂立檔案法和公開資料制度的工作,以及改善政府發布消息的方法及採訪安排等。
楊主席在發布會上表示,接下來的12個月對記者來說將會是更艱難的一年。他列舉了近日新聞工作者在採訪《逃犯條例》修訂所引發的示威行動時所面對的暴力和滋擾事件。其中包括記協早前收集的27宗個案,新聞工作者指證在採訪6月10日和6月12日的示威活動期間,警方涉嫌使用過度武力及阻撓記者採訪的行為。記協已整合該27宗個案,並已將報告交獨立監察警方處理投訴委員會作出正式投訴。年報亦指出:「出現這麼多嚴重的個案,令人不禁追問,到底警察是否蓄意針對記者?如果是的話,到底為甚麼?儘管警務處處長盧偉聰重申他們真誠和記者合作,但不少記者對此仍感懷疑。如果記者無法安全地留在新聞現場,人民知情權是否受損自然會成為關注焦點。」
過去一年可說是回歸後最差的年份之一。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五月初發表的一項民意調查,香港所有十項自由指標都比前一年下跌。「學術研究」、「言論」、「新聞」、「出版」和「結社」等自由下跌至1997年以來的最低點。近日逃犯條例爭議,令政府踐踏言論和新聞自由的行為越加明顯。在反對逃犯移交條例草案示威活動中,警務人員不單沒有遵守通例守則,反以暴力和粗言穢語阻礙採訪,對新聞工作者身體造成傷害;特首林鄭月娥7月2日深夜召開記者會回應示威者闖入立法會的事件,迴避記者提問,新聞公報更刪去部份記者
問題,影響市民知情權。記協呼籲,政府必須停止這些妨礙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的做法,並且採取以下具體行動:
1.撤銷逃犯條例修訂,以其他方法去處理將香港和內地之間的逃犯移交問題。2.廿三條自2003年一直被擱置,面對社會的嚴重撕裂,在未取得社會共識前,政府不應重提廿三條。3.政府應加快制訂《資訊自由法》和《檔案法》,賦予公眾真正的法定知情權和查閱檔案權。4.政府應改善發放資訊和採訪安排,方便新聞界履行其天職。5.政府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以徹查6月10日及12日的反逃犯條例示威活動中,警員對新聞工作者使用的暴力和濫權行為,是否涉及更高的指令。
香港記者協會2019年度言論自由年報共分5個章節:第一章:楊健興整理和分析習近平的「紅線」警告對香港擁有的自由和「一國兩制」的實施帶來的影響。另一篇由一位駐港外國記者匿名撰寫的文章則深入探索了外國記者面對「紅線」的感受。而江麗芬的文章討論了制訂國歌法所引起的爭議。
第二章:區家麟討論過去一年中,在藝文界、出版業,以至快遞行業中出現的審查事件。
第三章:林彥邦簡述本地傳媒的現況,包括記協在內的多個團體過去一直爭取制訂資訊自由法和檔案法。
第四章:經過記協及多個團體多年來的爭取,法律改革委員會終發布了檔案法及公開資料制度的諮詢文件。任美貞在第四章解釋上述兩條法例的最新情況。另一篇由林勵撰寫的文章,則講述林鄭月娥率領的政府在消息發布上、政府透明度以及問責制的缺失。
第五章:程翔在深入探討了中共過去70年對其國民進行的「思想工作」。文中指出,中共的宣傳工作製造了大批「沒有道德底線」、「沒有理智」和「沒有良心」的群體。
香港記者協會2019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