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政府拒絕進行一地兩檢公眾諮詢,在香港境內劃出「內地口岸」,企圖明年強行通車,屆時引公安入關執行內地法律,由過去「跨境擄人」變成「境內執法」,勢必威脅港人安全,香港進入「一國一制」最後倒數。過去二十年,中共全面染紅行政、立法、司法、傳媒,並透過中資黨企壟斷香港經濟,由過去「多元社會」走向「黨企社會」。香港僅有的人權、法治、自由已岌岌可危。單靠議會抗爭、遊行和集會不足抗衡中共,必須透過全民持續的不妥協行動,消耗中共實力,制止中共坐大。
黨企壟斷
香港是中資黨企的重要商品出口和投資市場,據金融時報披露,中共加強對中資企業的控制,香港 30 間市值逾一萬億美元的上市中企包括中石化、中國工商銀行、海通證券等…修訂了章程,確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由過去暗中干預,到現在浮上水面全面控制,壟斷香港多個經濟領域,並不斷透支香港土地等各方面資源。
金融方面 : 1997 年新股包銷商前10均為港資或國際大行,2017 年前10包銷商 ,變成9 間是中資企業。據2014 年金管局報告,銀行體系超過25 % 非金融機構貸款是借給中企,銀行超過 7成資金來自客戶存款,香港人每存款100元便借給黨企 20元,過去二十年中資在港集資超過 3萬億港元。
地產方面 : 1997年,香港只有三成住宅用地由中資投得,其餘為本地發展商;但2017 年所有住宅用地均由中資奪得。「大白象工程」承辦商,大部份是中資企業,並得到超過 800 億港元工程合約 ;電訊方面 : 中移動擁有香港五份一流動電話頻譜,比20 年前增加約1倍。
不論是香港境內劃出「內地口岸」或以香港資源滿足黨企無限貪婪,如同「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反黨企巨獸
要制止中共操控香港,必須制止中共黨企坐大,削減中共既得利益。參考印度反帝國主義運動、台灣和南韓民主運動經驗,人民除了持續街頭運動,還透過不與當權者的行政機關合作或運用經濟手段抵制當權者。例如印度甘地發起「不合作運動」包括罷買英貨、不到法庭、不交稅、罷工罷市、違抗惡法,帶領群眾製盬等… 台灣民主運動,便多次堵塞運輸網絡,甚至進駐政府建築物,例如在 1977年桃園縣選舉舞弊案,由於警方包庇嫌疑犯,數以萬計市民不理會「戒嚴」並包圍警局,封鎖主要公路。由此可見,如果要抗衡中共與黨企控制香港,必須發起持續的抵制運動,具體行動包括罷賣黨企貨品、撤走在中資銀行的存款、罷看中共喉舌媒體或節目等…直接削弱中共既得利益。
不低頭精神
香港人不應接受中共變相賄賂的眼前利益,一面向中共要求民主,一面「幫襯」黨企,成為中共坐大的幫凶。印度遭受過百年帝國殖民、40至80年代台灣和南韓分別受到一黨專政和軍人專政統治,而香港的情況是前者的三合一,既受到英國長期殖民統治壓抑民主發展,後有中共黨軍專政,封殺民主改革,任意踐踏法治和人權。台灣人民能抗衡中共入侵,源於台灣有強烈的憂患意識,以2012年反媒體巨獸運動和2014年太陽花運動為例,前者為了防止中企入侵台灣媒體 ; 後者為了防止中企在台灣的經貿坐大,壓縮本土台資小企的生存空間,不會貪一時「啲嘢便咗」便鼓掌歡迎。無論是印度、台灣和南韓的多場和平運動也經歷過被當權者瘋狂打壓,甚至血腥鎮壓的階段,最後勝利是因為,做到當權者最害怕的事 -「人民團結和堅持」。香港人不應因一時失利便向中共低頭,失敗和各種打壓不是最可怕,太多袖手旁觀或提早放棄的人才可怕。對共產黨退讓或有「息事寧人」的幻想,只會增加狼子野心,香港人必須有背水一戰的決心,才有望見到雨後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