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韜晦老先生最近的一篇文章《香港知識分子何在?——論當前世界政治的躁動與香港學生「佔中」》傳閱甚廣,似乎得到不少人擊節讚賞;他在文章的結尾這樣呼籲:
「香港的知識分子何在?有血性、有歷史感、有綜觀全域能力的知識分子何在?香港已出現危機,不是要說些公道話嗎?」
晚輩很同意「香港已出現危機」,心想自己好歹也算是個知識分子,生於香港長於香港,雖然沒有綜觀全域的能力,但自問有血性,也不乏歷史感;因此,即使是衝著霍先生那「香港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的光環及老前輩的身份,我也決定響應他的呼籲,就他這篇文章「說些公道話」:這篇文章寫得十分差勁,連像樣的哲學系本科生的習作都不如。
當然,本人毫不德高望重,不能像霍先生的文章那樣,所謂「論點」,都是他老人家說了算;以下且讓我詳細解釋霍老的文章差在哪裏。
文章的副題是『論當前世界政治的躁動與香港學生「佔中」』,看似只有兩大論題,其實一半篇幅都是寫另一論題,就是批評民主制度。雖然霍老寫得不清楚,但這三個論題在文章裏的關係倒不難看出:當前世界政治的躁動,其中一個主因是民主「被奉為普世價值,使得人人以為實行民主就帶來幸福」(論題一),而由於民主不過是「這個時代的迷幻藥」,只是個「迷惑人」的「幌子」(論題二),因此,『香港學生的「佔中」,理由就不充分,因為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抗爭』(註) ,即是說,沒有必要為得到民主而這樣抗爭(論題三)。
由是觀之,論題二貫串另外兩個論題,因此,只要論題二站不住腳,整篇文章便散了,不及格。
霍先生有沒有提出論據支持論題二呢?看似有,其實無。他花了不少篇幅來批評美國對外政策和不光明手段,彷彿這樣就等於批評民主,然而,就算他對美國的批評全對,那也不表示美國本土內的民主制度實行得不成功(當然,成功與否都有程度之分),更不表示民主並不勝過其他制度(例如中國的極權制度)。退一步說,即使美國本土內的民主制度實行得不成功,那仍然不表示民主制度不可取,只是在這個國家實行失敗而已。文章裏提到的分離主義和一些全球性的難題,例如資本主義的腐敗、能源危機、環境污染、貧富懸殊等,更不能簡單地怪罪於民主制度。要有理有據地批評民主制度,不能像霍先生那樣只看表象、盡舉些搔不著癢處甚至不相干的例子;他問「民主究竟是甚麼?」,問得好,不過,從這篇章的水準看來,恐怕他並不懂得回答。
霍老慨嘆「香港竟然沒有頭腦清醒的人,只知隨別人的笛子起舞,太可憐了」,言下之意是清醒的只有他一人而已。他形容參與雨傘抗爭運動的香港人「像中了蠱」,其實他那自命獨醒才「像中了蠱」——中了中國民族主義的蠱。與其磨刀霍霍批評民主,倒不如繼續「韜光養晦」,不要再寫這種不像樣的文章,以免貽笑大方了。
(註) 香港人爭取普選的抗爭運動並沒有佔領中環,而且不是由發起「佔領中環」者領導,因此不宜稱為「佔中」,以下我會用「雨傘抗爭運動」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