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能停歇的日子裡,原來就這樣一年了。經歷太多事、回憶太深刻,運動帶給我們的思考實在太多,都還未可以好好整理。
只有一些事情想回顧。
926公民廣場的包圍圈內圈外,都是情緒,說白點就是熱情、憤怒、怨氣、恐懼的交集。衝進公民廣場,身邊有不少都素未謀面,他們之前未走過出來,更多未想清楚就衝進來。記得坐在身旁的是一名大專生,他在顫抖,他恐懼,但沒有離開。面對一層又一層鐵馬,一群又一群國家機器,我看見不只他一人在顫抖。暴力、勇武,在這些情緒之前都是空洞的詞語、標籤。標籤令人沒有理解抗爭者的心理狀態,抗爭者心中複雜、拉扯的感情沒有被關注。然後,翌日被報導的只有「香港人很暴力」、「學生發難,帶頭衝擊」等,對運動的理解只剩行動激烈程度。
到深夜,警察喊咪說現在可以讓圈中的人自願走到外圍,只需要登記名字就可以,然後又是再一次的忐忑。有一些人走了,有一些人勸大家留下。有朋友思前想後,過了一會就跟我說:「我要到外面作戰,出面見」,然後就離開了。但我知道他沒有離開過,核心的外圍就是核心的內圍。沒有外面的朋友肉搏,公民廣場早就守不著;沒有人守著公民廣場,外面就沒有必要肉搏。這既是我對友情的信賴,也是抗爭者間的默契。分工就是如此。
抗爭者本身的思考、想法重要嗎?重要。抗爭者個人情感就是對集體的反映,也是集體的部分,沒有任何一個人,運動都不能構成。正如運動中不斷出現的拉扯,中間不同意志的角力,不同判斷的論戰,一切都在運動及個人之中發生。這就是社會抗爭、群眾運動,而非單一意志,英雄救地球的故事。
這些片段實在需要重提,沒有紀念是多餘的。每一次的紀念,都是一個回顧記憶的過程,我們會深化它,會發現更多之前未有想到的事。在今天這個政治光譜極端化、公民社會了無生氣的時候,整理、沉澱、深化就是應該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