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一句「民主會導致政策向窮人傾斜」的詭異言論,令人質疑存在於香港社會已久的精英論。所謂精英,在群眾心中或許已是過氣的,迂腐的,投機的,拜金的,甚至是缺乏良知的「既得利益者」,早已盡失民心。
其實縱觀全世界便會發現,自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之後,人們開始反思目前制度下的不合理因素,從而走上街頭抗爭。一系列的運動透過社交網絡一觸即發,至今仍有部分偶爾進行的示威遊行。當社會不能提供符合大眾利益的保障,便是人民奮起爭取之時。這是世界大環境的趨勢,人民的力量不再被忽視,包括弱勢群體。
而香港目前的政治環境亦如出一轍。當立法會的權威被黑暗的制度土崩瓦解,議員淪為政權工具,不再代表民意,重走路線自然成為唯一的出路。
回看這一個月來的街頭抗爭,其實已不是第一次,但卻是首次普及全民意識。當中參雜太多思緒,有些第一次參加的學生亦提及到自身的擔憂,來自家庭的壓力等等,但值得敬佩的是,更多人關心的竟不是這些自身問題,而是運動前路如何,部份學生更坦言已為犧牲做好心理準備。筆者甚至存有一絲懷疑,如果法治制度本身不公義,這群「月薪萬四以下的窮人」是否更能彰顯道德的光芒?也有一些學生表示,如果運動成功了需要撤離佔領區,反而會不捨得。不錯,這個「烏托邦式」佔領區讓我們遠離政治的黑暗,在這裏,我們可以做回自己,無需偽裝,單純得令人從心底渴望。
筆者自問雖不深諳政治和法律,也是「月薪萬四以下的窮人」,但窮人也是人,人應該有做人的準則,也會時刻警醒自己不要淪陷,不要放棄。
感謝運動喚醒了一個世代,祝願各位成功!
井悠
201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