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來我之前的估計正確了:
(一)年青人集結在金鐘,堵路的情況將繼續;
(二)不會出現嚴重警民衝突事件。
今天,六月二十一日星期五,大群年青人在十一時許開始從政總轉移到警察總部,堵塞了龍和道。在場所見,約有一至二萬名示威者,差不多清一色為年青人。舉目所見,金鐘一帶氣氛和平,差不多成了開派對的地方。到金鐘聲援,在年青人,尤其是學生,可能已是一時髦的事,不去會被同輩視為脫節的。
平靜的抗爭
六一二集會雖然演變成一場嚴重的警民衝突,但持續的抗爭不一定需要怒目而視、劍拔弩張。衝出了馬路,在嚴格的法律意義上也屬違法,但政府接受了這是和平地表達意見,只要不主動衝擊警察就成了。
今天出來的很多是政治素人,參與本身已屬公民教育,勇敢地行出一步。勇武(其實也談不上勇武)抗爭只會嚇怕年青人,窒礙運動發展。因此,「快樂抗爭」未為不可。
成熟的公民運動
在雨傘運動中,不同意見都被標籤為鬼,五年之後的今天,運動成熟了。李柱銘發表公開書 ── 「用武力一定會輸」。姑勿論我們是否同意其立論,或立論的一部份,但公眾人物勇於在重大事變之中表達不媚俗的看法,這是公民社會的指標之一。
其二是參與者的成熟,今天的青年抗爭者更有經驗、更成熟、更客觀冷靜地集結,掌握自己命運,知有所為,知有所不為,集體意志開始表露出來,我們不能說這運動是一盤散沙。問題是當他們串連之際,他們的領袖尚未浮現。
一些幼稚行為
最幼稚的莫過於四處打游擊,以公民不合作運動為名,搗亂地鐵,妨礙正常交通秩序,社運領袖應該公開對此譴責。
其二是寄望特朗普打救香港。特朗普是一個生意佬,只在意美國優先,只在意在中美談判中取多些利益。有些人鼓吹撐特朗普,甚至在G20期間到大阪搞事,此舉只會害死香港,其心可誅。
社會運動必然出現不同政見的互相衝擊,當中沒有和稀泥,沒有賣交情。沒有和理非與勇武一家親,沒有泛民與港獨派同船,各自的立場應該說得清清楚楚,讓歷史作判斷。
其三是現場的一些年青人指責別人拍照,這本是一場陽光下的運動,不想被人拍到的,大可戴口罩。在現今的錄像技術下,警方或西環若想留下參與者的人臉紀錄是輕而易舉的。大聲呼喝別人拍照,讓人感到暴民政治。示威者只是社會的一員,不是大哂的。
結語
筆者估計香港在這一兩周內將是膠著狀態,警方不會高壓鎮壓堵路群眾,而結集在金鐘一帶的群眾也不會主動衝擊警方,挑起事端。
到目前為止,筆者看不到有一個政治力量,可以平息當前的民憤。
劉山青
2019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