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新聞知道,你們於不久將來會為佔中而自首,我莞薾了一下。我們常說雞蛋對高牆,高牆雖可怕,但雞蛋也可以緊緊相依, 連結在一起,發揮驚人力量。你們明白你們去自首,就等同向雞蛋一方重重一擊嗎?
你們由一年前已經構想「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然後乘著學界罷課的氣勢,宣布提早佔中,我對你們這個審時度世而下的決定擊節讚賞,因為你們靈活變通,加倍的力量,讓雨傘盛開,民主之聲遍地開花。
激倩過後,香港人沉靜下來,而三個佔領區亦隨著日子漸生問題,旺角被清場在即, 銅鑼灣在「吊鹽水」,而於我們的大本營金鐘, 則有行動派及靜坐派,還為有沒有大台、要不要衝、是否該解散糾察等問題而爭持不下。運動無可否認進入瓶頸位置,村民身心疲憊,但總不想白白浪費這段時間的努力與堅持。各人在這紛紛擾擾的時期努力尋找出路,有人用藝術鼓勵大眾,有人落區向街坊解釋理念,有人成立討論平台深化民主信念,無論如何,都要讓運動的生命力延續下去,迷網裏卻有所堅持!
你們帶給香港人「佔領」的啟發,雖然「佔中」演變為「雨傘運動」,但你們對香港人來說, 尤其是中生代,你們仍是這場民主運動的其中幾位領袖,或許你們不認同,但你們「自首」這動作,絕對讓人覺得這是個投降的暗示或標示。你們說「公民抗命」其中重要一環是願意承擔罪責,才能彰顯「違法達義」,但現在是個適合時機嗎?當佔領來到瓶頸位,部份人已退下來,留守人數不足,你們還要暗示更多人退下火線嗎?當輿論逆轉怪責佔領者,人們沒有耐性去支持這場運動,你們要給市民更多空問去質疑:「佔中三子都自首了,你哋返屋企啦!」?
明報訪問朱牧師, 朱牧師說感到悲觀, 看不到運動走向, 佔領者失去與政府對話下去的機會, 中間人做不成,更感覺自己沒用。從這些話,我可以感受到你們對雨傘運動的走向與期望有所出入,可能你們已覺得佔領無用,前無去路,所以該「到此為止」。第一,我同意運動膠著,但團體/市民自發組織藝術、文化、論壇、落區等不同形式活動,使運動更多面向, 保持活力。第二,我希望你們明白這就是群眾運動的有機性,很多群眾反應與你們想像中不一樣,你們覺得需要看見下一次對話的可能性,才值得繼續佔領, 但很多人覺得雨傘廣場的意義不只於此, 於是繼續留下, 於是繼續堅持。文首我已說過,雞蛋聚在一起可激發無窮力量,你們作為一員,怎至是標誌性的一員,卻選擇在此時離開?你們無意削弱雨傘運動,當然,幾個人的撒離,數量上影響不了什麼, 但如此強烈的「投降」的心理暗示,怎能不讓一顆顆的雞蛋出現裂痕?
邵家臻接受訪問時說:「自首」目的並非是要削弱或傷害雨傘運動,而是希望鞏固人心,令運動延續下去。對不起,恕我愚昧,我見不到現在撒離如何鞏固人心。很多民眾在佔領同時,以其他方式推廣民主,我見不到現在「自首」的必要。
你們用一年時間為佔中舖排,教導群眾何謂「公民抗命」,何謂「違法達義」,現在群眾被你們啓發了,你們卻先行告退了。
衷心希望你們能夠跟佔領者一同堅守到最後一刻,抗命不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