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登入/註冊,一齊幫手〈#維修香港〉
【#一齊去維修】
工作內容:參加「維修香港」義工隊,組織街坊參與規劃,和師傅一起搭建天台花園。
工作時間:2016年11月至12月(逢星期三晚七點半至十點)。
所需技能:歡迎任何朋友,最重要是能準時逢星期三晚出席活動。
簡介會安排:將於11月2日晚上七時在土家故事館舉行。
回饋安排:Fixing HK毛巾、Fixing HK T恤。
〈維修人心,才能維修香港〉
「維修香港的初衷是修屋,但更重要的是修心。」Max一面用力把晾衫用的麻繩打結繫在電柱上,一面說。
我們約在土瓜灣的土家故事館碰面,Max熟練地領我們到一幢唐樓的天台,走了七層樓梯,仍然面不紅氣不喘。「維修香港」在佔中後期那個12月成立,義工Max就是從那時開始,逢星期三在土瓜灣區內上樓探訪,做義務維修。「我們只是小修小補,但就能解決到街坊的需要。而我們希望透過義務維修,可以買到時間和空間,將民主民生的理念跟街坊講解,突破媒體的限制。」
維修社區
作為「維修香港」的活躍義工,Max只是一名學生,並非從事維修或裝修行業。因為,他們維修的不只是一部電視或一個木櫃,他們在嘗試維修一個社區。「維修香港」每個星期在土家故事館舉辦烏都語班,這正正源自他們的維修個案。「少數族裔的圈子往往只局限在自己的群體裡,讓他們融入我們的社區裏的機會十分難得。」最初,組織只是幫一個巴基斯坦家庭搬家,卻發現他們面對很大的經濟困難,便提議讓他們在社區裏教授他們的語言。「少數族裔也可以把他們的技能分享出去,就像我們把維修技能與其他街坊分享一樣。」
除了個別家庭,「維修香港」也會以大廈為單位進行維修。當日我們到了那幢唐樓的天台,風涼水冷,地方空曠,卻沿路在樓梯口發現寫著「亂扔垃圾、良心何在」的油漆字。原來天台原本並不如現在整潔,卻佈滿木板、床褥等垃圾。組織義工早前收到街坊的求助,就組織了師傅和義工,將大量的垃圾切開分件,把垃圾山清理。
「這次,希望可以召集更多的義工,接觸到整棟大廈的居民,召集他們開居民大會,討論應該如何善用清理過後的天台,一起去改善共同面對的樓宇問題,在過程裏發掘街坊的公共性。」Max說,義工不一定要懂得木工或搬抬,「就算我們沒有這個力氣,也可以與街坊接觸,與街坊聊天,去搜集他們的需要,所以希望各路人馬一起來幫忙。」
維修人心
除了街坊的轉變,Max還看到義工的轉變。例如我們往往認為新移民一定是建制派的忠實支持者,但透過家訪,他發現這個未必是事實。在家訪時他認識一位新移民太太,發現對方每天接過小朋友返學後,最愛看蘋果動新聞。「他們就是知道中國的問題,才會到香港,也就更加嚮往自由民主。所以,一方面我們把民主民生的訊息帶給街坊,一方面原來街坊也可以改變我們本身既有的偏見。」
維修香港
有人說,所謂的「傘後組織」都是不切實際的,但維修香港並不如此認為。「雖然整個社區未必有馬上的轉變,但我們仍然相信。最近立法會選舉,看這區的票站,發現建制派的得票率下降,而非建制派的得票率則上升。我們當然不敢說這是『維修香港』的功勞,但這個現象是很令人鼓舞的。」
訪問當天,我們就這樣在天台上聊天,十分寫意。「我們清理後,天台就出現了生命力。」天台上的椅本來是不存在的,是在「維修香港」加入清理後,街坊開始對天台產生歸屬感,例如吸煙的朋友會特意帶一個膠杯,把煙灰放進膠杯裏。
今天,得到維修的是一個天台,如果每個人都多走一步,得到維修的就是一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