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綠道的設計圖片
<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 在不夠一個月的諮詢期及連立法會議員都不獲知會的情況下帶來滿城風雨。「藍網」「綠網」等字都令大眾一頭霧水,但細看下原來種種網絡都將新界鄉郊,無論東北或西北一網成擒。當中綠網所經之地更是商機處處,令人憂慮所謂生態保育只會淪為發展手段。以下將綜合新界西北研究組(下稱研究組)實地考察所得去剖析綠網對香港的影響。
綠網的理想與現實
綠網已用世界紀錄的速度串連了廣東省,一年也不夠就新建了由1,841.5公里長的綠道。在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願景中,綠網對粵港澳有以下意義:
「依託正在建設的珠三角區域綠網,與港澳的景觀步道和郊野公園相銜接,
串聯起灣區的森林、濕地、海岸帶和近海島嶼等生態資源,維護日益稀缺的濱海生態資源,
形成環繞珠江口兩岸的跨界綠網網路。」
然而現實中已建成的綠道,在內地民間團體「拜客.廣州」考察過後,發現有人車爭路,路面下陷及路旁無樹的情況。
圖2: 廣州南沙綠道建成不足一年的下陷情況
有香港關注人士到內地考察,更發現建築綠道要先剷除原有植被再鋪上地磚,維護生態資源的能力成疑。
圖3: 嚴重人工化的綠道(網友提供)
綠網背後的推土機
對香港新界鄉郊而言,綠網未必只有工程問題。從地理角度去看,綠網的分佈跟目前新界,尤其是新界西北的土地發展分佈有奇妙的吻合。
圖中紅圈內粉紅色X的是豐樂圍及附近大井圍等地,藍色X的是洪水橋及廈村,全被綠網貫穿。
圖4: 啡色線為綠網,同時貫穿新界西北及東北
兩地有何特別? 豐樂圍是貼近米埔自然保護區的漁塘帶,目前長實跟WWF正共同以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當地漁塘。更令人懷疑的是家在大井圍的研究組成員發現鄰居最近都接獲傳單,呼籲居民賣樓賣地給「艇仔」。附近亦有山坡被剷平,樹林消失了。
圖5: 事發地點的法定規劃圖
查探後原來是城規會通過了在樹林斬樹挖坡作丁屋發展。綠道包含車路讓車輛出入,說穿了其實是基建。交通方便,樓價自然水漲船高,這時候起丁屋炒賣最好不過。豐樂圍的豪宅樂園緊貼綠網,能不大賺特賺嗎?
圖6: 200米有多闊? (網友提供)
根據廣東省修建綠道的規範,綠道範圍可達200米闊,能容納兩架A380 飛機,叫人質疑綠道會否變成跑道作軍事用途。同時在新界鄉郊,有多少地方能容納200米闊的康莊大道? 若真的要在大井圍修建綠道,恐怕香港僅餘的魚塘都要填平了。
除豐樂圍及大井圍外,洪水橋及廈村也被穿過。這鄉村地帶早已飽受貨櫃場侵蝕,綠網及高速公路貫穿後,現居於區內廉價屋中的老人家,弱勢社群又何去何從? 他們還能應付暴升的樓價嗎? 綠網會否「選擇性保育」專向非原居民村下手,高舉保育旗號重演一個又一個菜園村紫田村般的非人道逼遷,騰出空間變成豪宅及大型商場,以「新宿」形象為內地高增值人士服務?
圖7: 廈村內貨櫃場下的西洋菜田
菜田魚塘,何以保衛?
其實新界鄉郊問題積存已久,由殖民地時代的自生自滅政策孕育出的丁屋亂局,到回歸後特區政府跟地產商緊密合作造成的豪宅遍野,樸實無華地生活了大半世紀的農民,漁民及非原居民永遠是受害的一群。這次灣區規劃更激化了是次矛盾,將鄉郊問題提升至主宰香港人命運的層面,是時候讓久困市區樊籠的香港人正視鄉郊規劃問題了。新界西北研究組 (North West New Territories Study Group) 會以在地研究填補新界西北鄉郊近半世紀以來的空白。同時有見於政府趕於十二五交上灣區規劃,研究組將深入研究該規劃如何抹殺了香港人自主,再尋求由下而上作社區規劃的空間。有關綠網計劃的自身問題將於「綠網-- 來者何人?」中作進一步探討。同時灣區規劃中首當其衝的洪水橋亦會在「洪水橋被規劃簡報」中闡釋近況。
文匯報 珠三角綠網網貫通 擬對接港澳
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
廣州拜客 廣州南沙綠道調查報告
珠三角區域綠網建設技術標準 (初稿)
新界西北研究組:由一群關注新界西北發展的八九十後組成的研究小組,以政策研究及學術知識為基礎,推動城鄉的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