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忘記這是特區成立日,「七一上街囉~」十年有餘。當年五十萬人寫下的歷史,直接造就今日香港。
一方面,我們令董建華「腳痛」下台,造就「香港仔」上台,公務員出身的港人治港,曾蔭權當年的口號也很符合香港人的「搵食」特色,廣告牌上他笑說「打好呢份工」。躁動的群眾更催生了幾個新政黨,拉闊民主派的政治光譜,間接形成今日的議會格局。
暗地裡,另一條管治路線漸漸伸展,香港人可以繼續搵食,北方樂意開水喉,卻不許張狂,港人既要愛港,也要愛國。北方的操控,從最上級的干預,直落地區建制派的每一張選票。
七一遊行的高度,有賴民間社會來承托,投身民主運動的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耕耘每一個角落。有時候,民陣邀請勞工團體帶頭遊行,最低工資、標準工時、全民退休保障,隊伍有窮人、失業者、基層工人,大家為了艱難的生計,走一條彷彿永遠走不遠的路,何時可以脫貧,哪一天規管工時,更多老友記先走一步了。
全年三百六十五日,哪一天你可以從政黨到小組織,從明星到星斗巿民,綜援、國際特赦、重建、性別、地區、環保、論政、土地、教育...... 眼界大開。你對香港民間社會了解多少?他們是怎樣的面貌、執著和高呼甚麼?七一遊行不但是抗爭的手段,也在呈現民間運動的內容,如果大家仍然記得第一次七一上街所拓闊的視野。
以上僅是七一遊行的基本高度和闊度。更高和更闊,全靠港人堅持抗爭,才可開拓理想和天空。
我們已經不滿足於特首下台,梁振英當然比董建華討厭多了,但是烙在港人心底的是獅子山上「我要真普選」黃幡。為何去年七一遊行特別少人,我們爭取真普選失敗,損兵折傷,這一天我們不想再上街了,矛盾在沉澱。
而今年的七一高度,顯然比「我要真普選」更高,部份港人追求自決、獨立,想擺脫一國兩制的牢籠,我們渴望在重要的時刻,講真話,並且聽到別人講真話,因此林榮基的記者會令人落淚,我們仍然相信並實踐自由。
港人要承托如此高度,拋物線向二零四七張望,豈不能有更縱橫密佈的民間社會,那些被認為僅在爭取小恩小惠的團體,已經與基層民眾透過直接行動,追討業主電費、追討僱主加班費、誓向不可能的現實奪回基層勞工的尊嚴。那些潮進潮退的學生組織,在崩解與重生之間,披甲上陣,挑戰九月戰場。還有更多鎂光燈以外,說不出名字的一個個小組織在七一播種子,微弱而沒有止息。
七一不是嘉年華。早已是百家爭鳴,各路人馬的香港前途想像、通往2047的路徑、剛柔招數在七一街頭短兵相接,所有巿民都可以投身運動,做社會的主人。而我們越要為香港下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決定,就越要掌握民間社會的根柢,連繫各個街頭巷尾。擇善固執之餘,仍然謙卑地吸取各家所想,就是七一應有的厚道。
集結群眾力量向小圈子政權說不,充滿張力的一六年七月一日,仍然希望見到大家,走這一場土生土長的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