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場新聞訪問了魁北克學者,是很優秀的訪問。但恐背景資料尚未充足,回響因不同立場而趨兩極。現謹補充一些背景,希望縱持不同政見,都能對受訪者的立論基礎有更多認識--理解過後依然可以反對。
香港可以參考之處:
一、
魁獨搞過暴動,放過炸彈,殺過人。香港一些派系所肯定的事,魁獨都已經身體力行。結果換來皮耶.杜魯多(現任總理父親,加拿大國父)的強硬回應,並獲全國支持。他出身魁北克又擁護共和的身份,令他大大加分,難以尋隙啟釁。
二、
近代魁獨轉向和平路線,冀望公投獨立。但因經濟、地理和歷史羈絆,魁北克民眾對於獨立其實一直猶豫。兩次獨立公投的問題,都沒直截了當問獨立與否,留下餘地妥協。含糊的問題反映心意未定;公投的結果同樣功敗垂成。
三、
加拿大聯邦要求最高法院釋憲,澄清魁北克能否爭取獨立。宣判結果是魁北克有權搞獨立公投,但無權自行宣布獨立。
最高法院強調獨立的追求必須受民主規範。獨立公投必須有清晰的問題,並且得到清晰的多數同意,方可與加拿大協商。加拿大政府據此制定「清晰法」,訂明尋求獨立的程序。
加拿大最高法院的判決,成為國際民族自決的重要案例。幾乎所有論民族自決的書都會提及。
在下知道陳文敏教授教到第三代人權時,一定會教「清晰法」。能夠入讀港大且親炙陳教授的朋友,一定要珍惜~好羨慕~好妒忌~
四、
儘管兩次獨立公投都功虧一簣,但歷年爭取換來談判契機。現在魁北克擁有超強的自治地位--包括香港人最在意嘅移民審批權。
五、
爭取魁獨的魁人黨因選舉失利下台,失去執政地位;據在下所知,現時魁獨在民調也不過半。
* * *
香港無法參考之處:
一、
魁北克是加拿大最大的省,且佔全國人口約四分一。
二、
魁北克的對手是加拿大,一個擁有《加拿大權利和自由憲章》,世界最進步的民主憲政國家。
在下承認這些都是無法比擬的關鍵,尊重不同派系因上述分別提出不同意見。
* * *
因自學社群主義,一定繞不開泰勒,也一定繞不開魁北克,故不揣冒昧,略陳背景,拋磚引玉,識者勿怪粗疏。
魁北克還有多處可供借鑒。魁人黨執政時的政策;魁北克原住民的態度,都深刻反映民族主義的張力。在下自學時寫下不少筆記,然而度德量力,尚未足夠,且宜緘口。一時忍不住插口恐不自量力,有待準備就緒,才敢仔細詮釋。
(圖為暴雨下的維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