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皇后碼頭:林鄭月娥一錯再錯

loong5按:今午(2007/7/29)我去了皇后碼頭看看政府在清場之前有什麼大動作,以為林鄭月娥單刀赴會有什麼準備見招拆招,怎料局長「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且看政府如何收拾局面了。

林鄭月娥的表現:一錯再錯。

皇后與及天星碼頭事件已經延續了八個多月,政府好不容易才過了立法會那關,以為可以為所欲為,怎料他們今次的對手(如果真的有所謂對手)不是那些表態過後見好即收的立法會議員,而是一班有既定目標原則的學生和各行各業自願聚集的人士,把政府弄得不知所措。

如果有人問我對保護皇后碼頭的意見,我會這樣回答:皇后碼頭的歷史地位無容置喙,她的存在使得我們的香港史更完整,以後我們才可以教育下一代香港作為殖民地的點滴。但皇后碼頭是否一定要原址重置呢?不見得,但至少也應該有一些比較像樣的討論,而不是像林局長般作官樣諮詢就可了事的。

對於一個新界人(如我)來說,如果不是在港島工作,皇后碼頭充其量只是眾多香港地標之中的其中一個而已,其地位應該比不上已經拆卸了的天星小輪。如果僅僅以作為殖民地歷史教育為理由的話,我實在看不出為什麼我需要如此投入,因為我似乎還有其他種種的遺物(如街道名)使得我不忘記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這麼的一個歷史事實。

是否一定要原址重置?還是如在場的船長般提議要把整個碼頭搬往西環方便船員使用?抑或如建築師提議加引水道再人工美化原址,賦予皇后碼頭新的意義,重續其作為人民公共空間的功用?這些一連串的問題,才是政府本應該要解決的爭議,即使因為各種利益團體的壓力(如有)之下而不得不搬離原址,至少也要給公眾一個比較具體的建議應如何保存皇后碼頭的歷史價值,使之不會成為「美利樓二世」,由一級古蹟變為不獲評級!由筆者對政府保存文物的觀察──只重視硬件,作風官僚,以非專業人士打理,即使有好的文物(如鄭屋古墓)也會給蹂躪的,不難了解政府的保育識見還停留在殖民地階段!由此可見保衛皇后碼頭的人絕非全無道理,他們早就看穿了香港政府保育文物能力有限,與其任之自生自滅,不如挺而反抗!

面對如斯環境,林局長想要走進群眾亦無不可,但其表現可算是呆板有之,被動有之,完全與其高調單刀赴會的姿態格格不入。當年葉劉尚能舌戰群儒,但林局長只能以自稱比較感性的「在港大曾經做過學生會什麼秘書」的經驗來試圖打破隔閡,其效果可謂高下立判矣。林局長先失地利,深入碼頭敵陣面對真正的群眾而不是在高堂面對記者;再以一大班警察護航,首度回應即聲明不會原址重置,更失人和;更值天時暑熱,人易燥而失去理性,政府死線已定,市民對錯已判,天時大氣候也不幫林局長。所謂「勝兵先勝」,林局長如有廟算,當知這是一場必敗之戰,這是一錯。必敗者也可分為兩類,其上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但這需要極強的道德勇氣;等而下者,看不清楚形勢,只好落荒而逃。林局長嬌生慣養,仕途順利,不知血書為何物,爾等小民呈上之際七情滿面,局長驚怵之下不慎把之弄破(因為看不到,只好為「弄」),由警衛護送之下不辭而別,一錯再錯。連人稱幹練之局長尚且如此,蟻民如螻,在高官意志之下化為飛灰,一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