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我們在此亦發出警告:我們警告校委會主席、警告特首,我們不會再沉默。」嗓子不大的O’Leary、一字一句清晰地道。
"But we are here to give a warning of our own: we warn the council chairman, we warn the 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that we will not accept this silence anymore," said Timothy O'Leary,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head of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有過百年歷史的香港大學,在這一天,二千名師生以史無前例的黑衣靜默地站出來,向港大校委會發出最嚴厲的抗議。
校委會繼以「等埋首副」為由,拖延任命由物色委員會推薦的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文敏出任副校長,上周二更以他沒有博士學位和學術研究遜色等為由,否決由他出任學術人事及資源副校長。由蘊釀到演變至上周的結果,不少港大師生和校友認為校委會的決定是受到政治干預,嚴重影響大學自主及學術自由。遊行由四名港大教授發起,由百周年校園為起步點,這亦是法律學院、社會科學院及文學院的所在地。行列中,大部份人身穿黑衣,有數十名學者身披學術袍出席,以示對捍衛學術自由的決心。這景像令筆者記起,去年雨傘運動金鐘清場前,曾有約20名學者身穿學術袍到佔領區遊行,希望守護學生並喚醒在場警員良知,不要以過份武力清場。
沉默的隊伍,延綿大學街至港大本部圖書館外的中山廣場梯級,沿途大批傳媒攝記奔走拍攝,幸無礙遊行行列的肅穆。默站一分鐘後,發起人之一的人文學院主任Timothy O'Leary發表字字鏗鏘的聲明,表明關注事件的師生,都決不會再保持沉默:「我們今日靜默地遊行,並非因為我們無話可說、並非因為我們在哀悼,而是要向這城顯示,若師生被噤聲,這所大學將會變成什麼模樣。而這將會是我們最後一次的靜默遊行。」
"We march today in silence, not because we have nothing to say, not because we are mourning anything, we march in silence to demonstrate to ourselves and to the city of Hong Kong, what the university would be like, if the academic staff and students are silent," said Timothy O'Leary,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nd head of the School of Humanit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我們不再害怕發聲」他堅定地說,過去半年港大被一股充滿「恐懼」的氣氛籠罩,人人自危、害怕發聲;今次遊行是為了驅除這股氣氛。O’Leary直言不接受校委會的決定,批評是政治干預校政,要求校委會主席梁智鴻親自解釋否決任命的理據,對於梁指決定是基於港大最好的利益,「我們一點也不相信」他說。「目前這所大學正面臨嚴重信心危機,主席必須立刻處理。」
他又指,港大改組校委會經已六年,就著現時的政治及社會狀況的改變,要求重新審視校委會的管治架構,並且要求特首不能作城中任何大學的校監。「由於有這恐懼和沉默文化的存在,我們將成立『HKU Vigilance』(港大警覺)關注組,負責監察及支援學術自由被打壓的教職員。」他說。「院校自主正被政治目的侵蝕,下一步將會是對學術自由的蠶食,我們是決不會容許發生的。」
「有人說,過去半年至年半在校發生的事,似是政府甚至來自北京的警告:『保持沉默,否則後果自負』。我們在此亦發出警告:我們警告校委會主席、警告特首,我們不會再沉默。」嗓子不大的O’Leary、一字一句清晰地道。
另一發起人、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何式凝指,在白色恐佈、自我審查影響院校自主、學術自由,靜默遊行是要告訴港人,港大有一班老師、學生和教職員並不認為沉默是可以接受的,希望有更多人看到不公平時會站起來。
學生:校委會有責任作出交代
不少到場參加的學生,對現今港大的情況痛心不已。法律系三年級的高同學認為,校委會的決議是對港大百年基石的憾動。「在這政治氣候下,絕對有強烈理由質疑,拒絕任命背後是有很大的政治動機。校委會作為大學的trustee(委託人),是有責向學生、教職員和公眾交代拒絕的理由,而不是倚靠一個同學泄密,我們才知道那些理由有多荒誕。」
有參與會議的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甘冒破壞保密條例之險,披露多名校委否決任命陳文敏的理由。她認為,這關乎公眾知情權,委員們應向港大學生交代否決理據。
「你可以討論會長的行為對不對,但這只是討論的一部份而不是全貌。整件事是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教授、作為校委,你如何面對港大的同學,如何去肩負自己的責任。我們較緊張的是這樣的事情。」她說。「這不單止是顯示港大欠缺透明度,在香港的其他政治層面上,很多事情也要有向公眾交代的負責心態。」
港大學生會、港大校友關注組、港大教師及職員會,連同杏林覺醒、法政匯思等18個專業團體,將於周五晚舉行黑衣集會論壇,守護港大學術自由。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對筆者表示,有眾多師生參加遊行是好事,要各自在岡位上盡力,早前亦曾舉行學生方向會聽取意見,對於會否發動罷課或其他行動持開放態度,暫未有定案。
法律系三年級的高同學(左二):「在這政治氣候下,絕對有強烈理由質疑,拒絕任命背後是有很大的政治動機。校委會作為大學的trustee(委託人),是有責向學生、教職員和公眾交代拒絕的理由,而不是倚靠一個同學泄密,我們才知道那些理由有多荒誕。」
同系同級的羅同學(右一)指,不單止法律系與非法律系之間,即使高年級與低年級同學,對否決任命事件的認知和看法,亦有差異。
高同學指,法律系同學身處漩渦中,不少身邊的人十分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不過跟其他學院的同學傾談時,很多人均對事情始末並不理解,存在認知的落差。在這情況下,她對港大能否作整體動員,例如罷課,仍有存疑。「若要罷課有用的話,真的要整間大學一起罷課,才會有用。但會不會做到,我仍有少少質疑。」
同系同級的羅同學指,在這種落差,不單出現在法律系與非法律系之間,即使高年級與低年級同學,對否決任命事件的認知和看法,亦有差異。
殺到埋身 教職員不得不站出來
身為港大地理系助教的Ricci,眼見大學在各層面慢慢「染紅」,坦言今次事件爆發也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感受當然大啦!大學是個教知識的地方,你不要跟我說nonsense(廢話)吧!」他氣憤地說著那些根據馮敬恩引述部份校委的荒誕言論,譬如對陳文敏操守的質疑;譬如指他沒博士學位就不夠格當副校;譬如李國章指他當年任法律學院院長只因陳是個好人(Nice Guy);譬如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李輝批評陳的學術成就、自己論文被引用的「影響因子」為陳的二百倍云云。
「(這些變化)是有跡可尋,看到大學委員慢慢變紅,連學生會在過去兩年,由陳一諤開始也「滲紅」了兩次,很明顯不是突然爆出來。反過來說:為何我們會突然醒覺?是這件事太大?觸及香港很多中立、理性的人的最大政治公因數?這是core values(核心價值)來的!他什麼也沒做,你最多只能說他是戴耀庭的上司,咁都要死?這對香港大學的獨立地位,以至香港持之以久、『有能者居之』的概念,有很大影響和衝擊。」
他指,港大是八大院校的橋頭堡,毀此基石與催毀香港的核心價值無異; 今次有這麼多人願意站出來,或是觸踫了他們的底線。「港大是香港的最高學府,對香港來說是個象徵,由開始至今,很多有名的社會人士都有這背景; 你推倒這背景,跟推倒core values沒分別。」
這次遊行,部份系內師生亦有參與。他老實地說,港大教職員一向少觸踫這些事情,他們很多本身亦是港大舊生。「作為老師,如果不是殺到埋身,他們都會保持中立;今次對他們來說,是真的殺到埋身。」
在facebook頁上,在這一天,他是這樣寫的:「Camera is on, but you should always stand at the right side despite of your personal interest.」
從教職員角度去看,另一樣對自身有巨大影響的是,事件會嚴重影響國際對港大師生學術資格的看法。「你跟我說,陳文敏沒博士學位不合格,但他是dean(院長)來的!你是否在說法律學院不ok?是否在這樣imply(暗示)?醫學院和法學院很多人也沒有博士(涵頭),你是在踐踏他們嗎?」他續說。「學術界是跟國際標準的,現在的升遷制度你跟我說是亂來的?對這裡的人影響很大,如何再能聘請到國際級的法律學者?除了國際聲譽、學術的自主自由,甚至連某些院校的聲譽也受影響。」
圖:Ricci
Ricci擔心學術自由會受到干預,無論哪一個學系的學者,最需要的是自由的空間。「學者做事需要獨立性,不能因某些因素而影響工作。若我是政治系的,不能因不可以說共產黨壞話,而不能研究共產黨的。這不是學術自由、不是學術自主。這些有空就打你一巴、有空就拉你後腿的做法,會令每個人心中有一根刺而自我審查。」
港大近年收取大量內地生,他坦言,學生由從前很多元化、從很多不同地方來,到現在已變得十分單一,不少是來自大陸,他更笑言形容研究生比率就如「Chinatown」。他曾跟內地學生和研究生談及事件,不少人都感關注並認為校委做法不公,但他亦理解,這些學生不願站出來的立場和壓力。他透露,曾有人就著七一遊行,其內地家人因而曾經「收電話」。「我們正正不想變成如此,所以才要站出來。」他說。
既然今次事件顯出校委會制度漏洞,Ricci亦同意是時候作全面檢討。「我們發現制度失衡要『郁』,我們發覺有些決定是錯的或需檢視,委員會裡面的理由不成立我們要『郁』;如果發現很多大是大非的事在裡面發生,在『郁』我們的制度、在干預我們的學術自由、院校自主,我們要作出回應。如果再深層次點,這些都在『郁緊』香港的社會核心價值,整個社會也要回應和『郁』。」
博奕,到了這個關頭,經已越過了是「象牙培中事務」的界線,在社會上繼續發酵蘊釀,至於會作何種發展,他認為下一步要看香港市民的反響。「我相信不單是香港大學要出來回應,香港大學與社會是唇寒齒亡的關係。現在港大踏前了一步,就要看香港社會如何回應。政治上我們很需要公眾的支持,公民社會、公民參與,不是港大的事就要『自已搞掂』的。」
圖:靜默遊行後,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繼續與同學在大學街派發單張,講述港大當前面對的學術自主和院校自治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