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香港記者協會一項調查發現,近六成新聞工作者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較九七回歸前倒退,主要是傳媒自我審查日趨嚴重,及政府加強控制資訊的發放所致。
自我審查 新聞自由急跌
無疆界記者於二零零六年的調查亦顯示,香港的新聞自由從二零零二年的第十八位,下跌至二零零六年的第三十九位。
二零零三年,新聞界仝人因為擔心基本法廿三條會打擊香港言論自由而站出來反對立法,雖然成功阻止,但干預新聞言論自由的力量,卻於其他層面侵入。商業媒體,在廣告與市場的考慮下,有意無意地給前線記者壓力、自我審查;民建聯主席馬力向各大傳媒記者大談六四,結果東方、太陽、am730、頭條日報、成報、星島、大公、成報、文匯均隻字不提,就只有SCMP、明報和蘋果有詳細的報導,新聞審查的比例正好也是六成!難怪很多有經驗、有抱負的前線記者被迫離開。
主流新聞和媒體受壓,互聯網成為資訊流通和民間社會凝聚力量的空間。可是,近年政府又收緊了互聯網的言論空間,包括刑事檢控網上搞惡網民,草擬損害互聯網發展、侵犯私隱的數碼版權法。
刑事檢控搞惡網民
由於互聯網的互動是匿名的,網民習慣於網上構造虛擬的身份,以誇張、戲謔、調笑、驚嚇、胡扯的手法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觀點,除非警方有實質的犯罪證據,否則頂多是調查問話,不可能作刑事檢控。
可是,去年九月,有網民由於在論壇聲稱要炸毀「迪迪尼」,被警方捸捕,指其涉嫌觸犯《刑事罪行條例》第五十四條「企圖導致爆炸意圖危害生命或財產罪」(最高可被判監20年)。如此荒謬的指控,當然無法入罪,但該網民到最後仍以「浪費警力」被入罪。今年五月,亦有兩名網民因為「自稱為三合會成員」而被捕,警方提醒市民,所有現實世界裡適用以防止罪案的法例均適用於網上世界。若真的如此執法,大概會出現大量的互聯網「辱警」、「擾亂公安」、「浪費警力」、(在chat room)「非法集結/集會」等控罪。
很多檢控其實可以在司法的過程中被駁倒、推翻,可是被控的網民,不單無財力應付訴訟費,在手停口停的計算下,往往採取「束手就摛」的態度去求情,製造了不少荒謬的案例,亦製造了恐怖的氣氛,迫使網民自我審查。
網民私隱被侵犯
此外,為了打擊網上侵犯版權的活動,版權持有人以網上偵查軟件,掃描互聯網的IP活動紀錄,要求互聯網供應商(ISP)提供用戶資料,再廣發律師信,指控相關的用戶侵權,要求賠償,目前已有數十宗賠償個案。我們尚未能質問:版權持有人是否有權掃瞄收集互聯網的IP活動紀錄?ISP向版權持有人提供IP的用戶資料,是否侵犯私隱?ISP有沒有能力分辨版權持有人索取資料,究竟是為了保護版權?還是因為其他原因?我們不要忘記,國內記者師濤就是因為香港Yahoo向國內公安提供了用戶資料,而使師濤因涉露國家機密入罪,被判十年!
這些法律問題和後果還未弄清楚,何志平便於答立法會問時稱IP不是個人私隱——變相合理化私人公司在毫無監管下,收集IP資料的做法。而香港政府於「在數碼環境中保護知識產權」的諮詢文件裡,亦急急地提出建議,要ISP負上向版權持有人提供IP用戶資料的責任。
Great Fire Wall 過濾機制
更甚的是,數碼版權的諮詢,以保護版權為名,建議啟動互聯網過濾機制。假若,今天因為「版權」而動用過濾系統,他朝亦可以「淫審」等法例來過濾互聯網活動!尤其是香港的影視審查部門,近年因為某些宗教背景團體發起的投訴行動,而胡亂啟動查禁機制,打擊言論、創作自由與性少眾表達的權利。
審查標準,倒退廿年
去年,電視廣播管理局作出兩項完全失常的裁定,第一宗是裁定無線播放的《秋天的童話》為不雅,要求日後須刪去有關對白,才能再播放。令人發笑的是,翡翠台曾分別於1990年2月的黃金時段播放《秋天的童話》,當年並沒有人覺得不妥當。
第二宗是裁定「鏗鏘集」《同志‧戀人》違反《電視通用業務守則─節目標準》有關持平的規定,指「該節目只提出同性婚姻的好處,並只講述三位同性戀者對同性婚姻立法的意見,使報道內容不公、不完整和偏袒同性戀,並產生鼓吹接受同性婚姻的效果。」同志團體批評這裁決歧視同性戀。
色情及淫褻物品審裁署(淫審署)又於較早前裁定《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為二級不雅,事件及波及《明報》「星期日生活」的報導亦被評為二級不雅。與此同時,又有報導指淫審署曾把網上成人討論區的超連結圖片評為三級淫褻,導致網民被警方入屋拘捕。瘋狂的查禁、獵巫,透過投訴機制借用制度暴力打壓異己的行動,使市民大眾陷入慌亂、憤怒、無奈之中,導致網民衝擊投訴機制(投訴聖經與文學經典)。
針對個人的管治
宗教團體發動的投訴行動,固然是查禁政治的動力,欲透過制度的力量而強化一元的道德準則;另一邊廂是官僚機械化、放棄常識的處事方法。更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的管治、禁制、教化對象,由機構轉為個人:健康、環保、保險、退休保障、道德、禁煙等均由個人做起,沒有懲罰大規模的工業污染、制度化的官商勾結、壟斷和不道德經營。大市場,小政府,政府放棄了約制企業、平衡社會利益,卻樂於打擊個人,亦樂於借助宗教和保守的道德意識,進行教化,形成一股新保守的政治力量。
主流新聞被收編後,接著是閹割互聯網的抗衡空間和個人,正正如此,要維護多元自由空間,捍衞開放社會,更要依賴網絡集體的力量。
阿藹按: 圖片由本人所加
編按:獨立媒體﹝香港﹞及香港獨立媒體網聯合出版〈捍衛自由,寸步不讓〉特刊,綜合各個與自由及自主相關的議題,於七一遊行期間派發。從今日起,本網站會將特刊的文章逐頁上載。
其他文章:
壞軌書生: 紀念回歸,紀念魯迅
阿藹: 言論自由 媒體自主 寸步不能讓
梁文道: 去殖的缺席 (本來計畫輯入特刊, 但因為版面及流程等問題, 並未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