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牛頭角順嫂精神.消逝.意義 (轉貼)

牛頭角順嫂精神.消逝.意義 (轉貼)

作者: Johnny Cheung,十月二十六日在Facebook發表

牛頭角下邨遷拆在即, 而大部分居民也搬離該邨。乍看之下,這是發展的必然,因為樓宇舊了,大多人收入好了,離去舊地找新居是正常不過的事。此外,我小時候有時會經過牛下該地,眼見的只是殘舊得可以的情況,而週遭衛生也不令人討好(與週遭兩商場比較而言);當時心想清拆是理所當然的事。

可是,再想深一層,就會想到不少的問題-
為甚麼這個殘舊的屋邨,仍有相當一段時候,晚上仍燈火通明?
為甚麼其地下舖頭那條步道仍然熙來攘往,食肆客如來潮?

房署一直也提供新的單位予居民,客觀而言,離開總是比留下來好。
可是,為甚麼仍有一部份人仍選擇留下來?
而附近的居民,為甚麼不到鄰近的商場去買更新的東西?
為甚麼不去那些地方整潔得多的地方用膳?

這些問題,如果是客觀地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去想,就永遠不得要領;就如大部份人只會把牛頭角順嫂理解為草根婦女,是無知、是市井的一群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二十一世紀準會被淘汰;而牛頭角下邨,也就是依同樣的邏輯理應被完全取代掉。

沒錯,人總會希望找尋更好的居所,而過時的事物被丟棄也是自然的規律;不過這也把我導引回上述的問題之上,不竟在世界上,仍有很多人與事並不只能簡單地用經濟效益的一套強人邏輯就能解釋得了;更要跳出固有思維去想,以及切身處地才不會走錯方向。

順嫂精神

就如牛頭角順嫂般,除了一貫刻板的理解外,其實仍有更多的解讀-
其無知,也可能代表樂天之命,逆境自強的素質 - 她們大多終其一生為家庭默默耕耘,不離不棄,不就已經十分明顯嗎;而市井這一個詞語,更不盡是壞事,因為這更包含著質樸親切,以及是睦鄰的意義 - 她們在屋邨內,見到隔離鄰居經常打招呼,即使你搬出後偶爾回邨,鄰舍仍會認得你;而牛頭角下邨居民的生活,也就呈現了上述牛頭角順嫂的一貫精神;可惜這一切,在現今香港急速前進的社會中更是買少見少。

上星期六,我參加了"牛下追月"第一次工作坊 - 追憶牛頭角的歲月 ;當中聽到了不少之前居住過牛頭角的人對該地的感想,而且從他們的言談中,感受到他們對當時生活的一份喜悅;雖然自己並不是那兒的居民,可是當我偶爾在那兒吃飯時感受到店員的友善親切,就知道那些人所言非虛。

逐漸消逝的社區.鄰里及空間

不過,他們也說到當搬離舊居到新地方居住時,他們固然會因為自己的居所變大了,衛生變好了而感到快樂;但往往也感到患得患失,因為在舊居的那份親切的感覺卻一復不再。何解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居所的進步,不應該是要帶給人們更美好的生活嗎?這一切一切,其實都要從居住空間的改變說起,而其中的最大問題,就是政府以改善生活之名,有效管理為實,把公共屋邨(以及其他由私人發展商新建的社區)的居所、空間等都過度地規範化、公式化,把大眾一直以來相互依存的關係抹掉。

在過去的公屋設計之中,牛下的徙置屋邨、政府廉租屋的舊長型大廈,就是像順利邨般井字型的雙塔式大廈等,共通點是有一個走廊,而這些走廊方便了通風,也能維持到一定程度的鄰里關係;而新式的邨廈中,則與私人大廈相若,都是一幢幢,而每層也有若干個單位,這設計無疑增加了各住戶的私隱,也改善了居住環境;可是人與人之間就只能困在單位內,到了走廊見面也視若無睹。好明顯,新居的方便都是以居民的睦鄰關係來交換的。

當時公屋的食肆,如牛下所見,商店大多是在那些住宅大廈的地下,這塑造了”街”的感覺,一如現在的深水埗、觀塘舊區一般;不然也只是開設在屋邨附屬的商場裡面。又因為絕大多數的商店是當地居民的小本經營,故價格會比較便宜。此外,商店(尤以食肆)更成為居民聚腳點,商戶與居民的關係不只是單純主客關係,當中更有不少微妙的接觸。這樣的社會特質,在現今金錢至上的社會是相當難見到的事;即使在近年急速發展中,居民與商戶的微妙平衡仍勉強在引入領滙前的屋邨商場內看到。

不過在引入領滙後,屋邨商場就以”更有效,更光鮮”的面貌亮相,而小商戶也逐漸因為租金的問題,被連鎖店所取代,與私人的大商場無異。這樣的發展,把睦鄰的關係破壞得更徹底,也減少了居民的選擇使這個社會更趨單一化。更糟的是,連鎖店食肆的價格比一般小商戶要得來貴,從而減少了居民的選擇;而連鎖店的”高效管理”更不利於居民聚集。

除了這兩點外,公共空間的萎縮,有人說,這是為了更有效利用值錢的空間;不過,在我認為,這是現代發展的一個大倒退。在過去的屋邨內,球場、公園等地成為青少年聚集的地方,而屋邨的走廊,商場的通道及空地也有不少的椅子,讓年老賦閒的居民聚腳;可是現在那些設施愈來愈少,而商場空地不少椅子也被撤去,這些地方成為只讓人們匆匆走過的通道了。此外,
此外,當時屋邨的規例等也是以保障居民利益為大前題,所以並沒有太多的繁文縟節,而且保安們也與居民打成一片;可是到了現在,管理的哲學變了,規例保障的對象也由人轉到財物之上;屋邨商場大多是由領滙管理的事實已經是最明顯的例子,而屋邨下的公眾地方,也多見了被訓練得只會保障財產的保安員;故很多時候居民在該地流連,也有可能會被保安視為”破壞秩序”而被勸止以及驅逐;更不用說現在愈來愈多的扣分規例了。這一切一切,把居民的生活空間收窄,從而達到更易管理的目的。

除了公共屋邨外,舊區重建也依者同樣發展模式-以商場取代街道,以大財團取代小商戶,以千篇一侓取代百花齊放-出現在不同地方,就如油麻地、利東街等等。這樣的情況,正正就像把各有特色的甘草演員踢走,換入千人一面的o靚模般可笑。而這樣割裂式的發展,只會令大眾慢慢忘記街道的意義,也只會令社區變得更為分化;市民之間更為疏離,也就更容易被馴化成為經濟動物,變得涼薄起來;這樣只會製造更多的衝突,對社會的發展禍害深遠;君不見天水圍城,以及近年來屢見不鮮的慘劇,就是該地居民對其壓迫性居住環境的有力控訴嗎?

保育意義

看到這兒,大家回到最初幾個問題之上再思考一下,答案也就變得明顯了,那就是質樸親切的社區生活。對居民來說,居所所営造的一切,重要性與居所環境相當,甚至更為重要。而這一切,也就是一直以來保育運動,由天星皇后利東街伊始、到最近捍衛菜園村等,所包含的意義。這些東西不但代表了歷史的片段,更代表了居民一直以來和諧的鄰里關係及開放式的公共空間,而這一切都是城市發展不可抹去的烙印,所以我們應該要多多珍惜;即使不是全面保留,也應該要保留其精粹,並不能只單純地用推土機推倒了事;保留才可以代表香港的多元包容,使香港更切合國際都會的身份。此外,保育最重要的一點,不是抱殘守缺,而是要從那時代開放性的空間,以及其引申出來人們和睦友善的生活方式作借鏡,反思現有高增值及割裂式發展的不足,以便在日後能作出更開放,更能尊重每一個人的空間規劃。

事到如今,可以點樣?

牛下在一個月後清拆雖然在所難免,而我們的力量也不能阻止發展的主旋律。可是我們並不是完全被動的,因為我們仍可以主動關注社區發展的情況。而牛下追月工作坊 也就在這個月內 會舉行一連串的活動讓區內外的人參與,回憶牛下四十年的足印。而這個機會,也可以讓大家在追憶當年同時,反思當下生活空間的問題。

最後,還有一點大家應該要知道,政府在牛下清拆後興建公屋時,也會在十三、十四座的原址興建地標式的跨區文化中心。不過,我們必須清楚,無論怎樣新的地標,即使是未來西九的天幕也好,與牛頭角下邨十三、十四座 這幢有四十年歷史的徙置大廈比較之下,仍遠不夠資格成為代表香港文化的地標。所以我們希望十三、十四座仍能保留及活化起來,成為這兒的文化地標,像觀塘工廈般給予文化創作者及獨立樂隊等租賃使用,低底也可以如政府所說,開設成為符合當地居民口味的文化中心及展覽館。(這一切有很多的彈性空間) 而且我們也可以把牛下的商戶遷到十三、十四座這兒,維持其經營的模式,使日後新牛下及附近的居民也可以有多一個商場以外的選擇。

所以,我更希望大家去聯署支持保留這個地標,為香港保育寫上新的一頁;更邀請大家,以及在政府封地的最後限期-十一月二十二日到場爭取保留牛下十三、十四座,使它能成為香港的一個真真正正能代表香港文化的新地標吧!

文化不是西九,不是一個決定便可以建成的!
十一月二十二日,保留十三、十四座,牛下見!!!

參考網址一:** 我們都是在牛頭角長大的 OUR LIFE IN "NGAU TAU KOK" **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7502631181
參考網址二:“爭取保留牛頭角下邨第13及14座”行動
http://www.facebook.com/pages/-wo-men-dou-shi-zai-niu-tou-jiao-zhang-da-...
參考網址三:“牛下開飯 徙置生活九大簋” http://www.hkhulu.com.hk/NTKopenRice/
參考網址四:牛下發展地圖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pid=2246611&id=672468926&subject=7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