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爲公義發聲

爲公義發聲

圖:融樂會

文:王惠芬(香港融樂會創辦人、社福同行成員)、簡浩名(社福同行成員)

現今的香港社工,在任何服務下都有機會接觸到少數族裔居民。而接觸過少數族裔服務使用者的社工都能說得出,本地少數族裔在生活中的主要問題根源在於語言障礙。

少數族裔難以學好中文這個議題民間團體倡議多年,卻仍然歷久常新。雖說教育局由2014/15學年開始,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並花費約4億港元予學校支援及協助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但「學習架構」未有具體指引,沒有為不同年級訂定中文水平指標,欠缺統一的課程。因沒有為教師提供實質的教學方法及內容,老師多虛耗精力自己設計課程和編寫教材。

而非華語學生因學校的課程不一而中文程度良莠不齊。教育局一直沒有向公衆詳細地交代實施情況、支援措施、及措施果效,亦不能証明這筆龐大的公帑究竟能否有效提高非華語生的中文能力。

由於現時缺乏合適非華語生的中文課程,他們可報考其他中國語文科考試,以綜合中等教育證書、普通教育文憑(下稱GCE/ GCSE)等中文考試成績代替文憑試中文科成績。可是,並不是所有專上學院亦一致接受此類中文資格,所以無論非華語生文憑試其它科成績如何,他們可以選擇的課程仍然受到局限。

而且就算考獲此類中文資格並不代表非華語生能應付香港職場對他們中文能力的要求。香港融樂會今年一個研究發現香港的就業市場假設所有求職者都懂得聽說讀寫中文;不諳中文的非華語人士的求職機會是華語人士的五分之一。不少少數族裔因此只能從事低技術、低收入的職業,造成在職貧窮和跨代貧窮等社會問題。

經常有人比較非華語生在香港學中文和移居海外的華人學習英文的狀況,指責非華語生「無心融入香港、學中文態度懶散」。事實是在英美澳等地的華人學童就讀的學校,大多有受專業「英語爲第二語言」(ESL)教學訓練的老師在課堂上及下課後輔助他們學習英語,促進第二語言學童盡早銜接主流英語課程,令學童可以學習達致近乎母語的流利程度。香港的教育制度正正缺乏一個讓中文不是母語的學生也能學好中文的課程。

香港的教育制度,不論由幼稚園到高中,主流校園及課程大多缺乏多元文化元素,加上本地升學制度的障礙,及少數族裔學生因選校資料及語言學習支援不足的情况下,大都不能升讀主流公營學校,間接形成實質種族隔離的現象,令華裔及少數族裔相隔,明明在同一個社會中長大,卻好像從來未見過對方一樣。族裔之間的隔膜令種族定型和偏見難以被打破,導致少數族裔在租住房屋、使用銀行服務或其他公私營服務時獲得較差待遇,甚至明顯的歧視,在現時充滿漏洞的《種族歧視條例》下,被歧視的一方亦難以取得應有的賠償。

不諳中文令少數族裔難以投入參與討論政治民生等議題,加上他們無論在地區或政府層面都缺乏代表和發聲機會,令他們的需要被漠視。少數族裔面對的問題與華人的情況其實環環相扣,畢竟大家都是同一個香港社會下生活的人。無論作爲社工或香港人亦難以置身事外,或裝作視而不見,我們有迫切需要選出一位關心少數族裔事務、有心爲弱勢社羣帶來公義的特區首長,令人人在香港都享有平等的機會。